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清新福建”是我省一張亮麗的名片。在今后的發展中,如何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創生態新優勢?省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突出體制機制創新,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全國領先,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這是“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必然要求。我省生態環境總體優良,一些重要指標在全國位居前列,生態優勢較為明顯,但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加快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將更為突出,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現有資源環境制度與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不相適應。中央頒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明確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任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質量也有更高的期待。所有這些都決定了,未來五年,我們要自覺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模式,增添綠色發展動能,把福建建設得更加清新美麗。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至為關鍵的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摒棄粗放型的發展模式,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擺在更重要的位置,讓綠色經濟唱主角。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方面有所作為。在培育新興產業方面,要立足我省生態優勢,著重培育綠色產業,通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著力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做大做強做優綠色產業的產業鏈與產業集群;對于傳統產業,則要通過綠色化智能化等技術改造,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要在全社會引導樹立綠色生產生活理念,把節能、低碳貫穿于企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始終,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創新體制機制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過去,我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要看到,隨著這項工作持續推進,一些深層次問題也在不斷浮現。這些問題,主要歸結為體制機制方面,涉及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生態保護補償、環境治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綠色發展績效評價等,是我們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我們要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感,迎難而上,先行先試,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加快開展省級空間規劃編制試點,建立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認真落實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體系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完善黨政領導干部政績差別化考核機制等,提升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水平,更好發揮我省改革“試驗田”作用,引領帶動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要堅決按照省第十次黨代會的要求,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契機,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做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保持生態環境質量全國領先,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為人民群眾打造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的美麗家園。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福建省12株古樹喜摘“中國最美古樹”桂冠
中國最美杉木【詳細】
粵港澳大灣區擬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群
記者從在佛山舉辦的全省綠委辦主任暨部門綠化和森林小鎮建設座談會了解到,廣東省將主動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森林城市群。【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