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確定4個全球城市和11個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于塵埃落地,11座城市奪得這一稱號,也代表著國家對于這些城市的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該規劃是由國務院要求,住建部、發改委、衛計委、教育部等中央19大部委聯合編制,是中國最高層次的戰略規劃。中規院主持了這項最重大規劃的技術工作。
4個全球城市
北京,廣州,上海,深圳
北上廣深是一直以來的對一線城市的稱呼,現在的他們也具有稱為全球城市的實力。
北京作為首都有著先天優勢,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
深圳,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由一個漁村變成現在的全球城市,深圳制造、深圳創造已經開始代表中國走出國門;
上海,中國的經濟中心,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于日本東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
中國自從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后,與各國在經濟貿易、社會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的互通日漸頻繁,所以需要越來越多的像北上廣深這樣的中心城市承擔起相應的城市交流合作的使命。
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正在引領京津冀、長江三角區、珠江三角區邁向全球城市體系的最前沿。可以說,全球城市,就是一個國家的門面,招牌。
11座國家中心城市
天津,重慶,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
東北:僅有沈陽一城
此次國家中心城市確定中,東北入圍僅有沈陽一座城,中國的老工業基地和大糧倉還要繼續加油。
沈陽雖然這幾年有點沒落但是原本的底子和實力畢竟還是強悍,如果在新一輪改革中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必能真正意義上振興東北。
華北:天津&青島
天津雖然離北京很近常常被壓制,但是因為其港口優勢和直轄市的定位在發展上也是直逼一線城市;
青島的入圍可能讓人覺得有點意外,但其早就是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入圍畢竟也有其道理。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江蘇徐州市完善中心城市建設戰略藍圖
在“三區四線”的指導之下,徐州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與歷史文化之間的對接更加協調,與民生需求之間的呼應更加緊密,為提升城市品質、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詳細】
國家中心城市 靠“搶”就能得到嗎?
國家中心城市的競爭,在經過了幾年的預熱后,終于在武漢和鄭州進入名單后,進入白熱化階段。雖然最終入選城市的數量尚未可知,但即便按照最多的版本12個來算,除去已經確定的8個,也只剩下4個名額了,但排隊的候選城市還有一長串。【詳細】
共促成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日前,市委書記唐良智在京拜會了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雙方就創新驅動、民營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共同出席《支持成都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詳細】
成都:吹響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號角
3月1日,搭載41個集裝箱的首趟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北線班列發車。預計到2020年,以“蓉歐快鐵”為主線的國際班列年度開行量將達到2000列以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