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是山西省流域面積最大、河道最長和水資源量最大的河流,是三晉人民的母親河,其源頭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對維系全省水資源平衡和生態系統穩定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對該區域生態環境的擾動和破壞日趨嚴重,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及其功能持續受損,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針對汾河源頭的現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與山西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聯合開展了“汾河源頭生物物種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研究”,首次對汾河源頭區域的物種與生態多樣性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該研究融合了動物學、植物學、水生生物學和生態學等學科,應用生物多樣性原理和數量生態學分析方法,對汾河源頭的物種多樣性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了不同生態系統類型、結構與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動態規律。共記述大型真菌28科56屬109種,藻類、苔蘚、地衣、蕨類、種子植物183科557屬1404種,昆蟲23目202科1319種,鳥類、兩棲爬行類、哺乳動物等陸生脊椎動物66科172屬306種。完成了汾河源頭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編目和主要群落分類與分布。發現山西新紀錄科1個,新紀錄屬20個,新紀錄種55個。出版科學考察與研究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8篇,其中SCI收錄3篇。
該研究從不同層次,全面系統地研究了汾河源頭各類生物資源的種類、分布、相互關系及其未來變化的趨勢,為汾河源頭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基礎數據和理論參考,對更好地推進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