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機器人在美國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市附近的農田檢測莊稼。
作為一名博士后,植物生物學研究者Christopher Topp并不滿足于研究根系發育的常規方法:讓植物生長在瓊脂盤中并將其放置在平板掃描儀上,以檢測其根系長度和角度。相反,他會周期性地在車里裝滿浸在水罐中的植物,從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駕車行駛600多公里到達佐治亞州,利用一個物理實驗室中的一臺X光設備對樣本進行三維成像。
5年后,利用詳細成像研究植物生長和功能的想法已經發展起來。隨著研究人員追逐“量化植物”——幾乎從每個角度對從根須長度到其釋放出的揮發性物質等每個特征進行仔細和精確測量,無人機和機器人的使用也在上升。這些特征被認為是一種有機體的表型,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更快、更加綜合的方法描述它們。
2月10日到14日,科學家將聚集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對比他們的方法。一些人將描述試驗田上空裝載了高端相機的嗡嗡作響的無人機,一些人將討論裝載著設備在田間跋涉記錄植物生長情況的機器人。
研究人員希望這些工作會加速植物育種和基礎研究,揭開決定一株植物是否能在田野中茁壯成長的新生理機能。“表型是無邊無際的。”現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唐納德丹佛斯植物科學中心工作的Topp說,“我們能做到的最好情況是捕捉它的一個方面,而我們希望了解最全面的情況。”
DNA測序技術成本的銳減使其更容易找到基因,但了解植物在用它們做什么卻仍然存在挑戰,德國尤利希研究中心植物生物學家Ulrich Schurr說。“現在很容易對很多東西進行測序。”他說,“但對植物結構和功能的分析并沒有以這樣快的速度發展。”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