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成立生物多樣性署
據法國《世界報》消息,法國新成立的生物多樣性署(AFP)1月1日正式運行,并與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分支機構,負責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護,主要包括海洋公園管理、環境保護及防治外來入侵物種。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法國有近9%的哺乳動物、24%的爬行類動物、23%的兩棲類動物、22%的淡水魚及32%的筑巢鳥類瀕危。2016年8月,法國出臺一項生物多樣性恢復法令,要求盡可能搶救、保護瀕危動植物,并提出將根據法令設置生物多樣署,旨在整合各方力量,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公共政策,整治與土壤、水域及海洋相關的動植物多樣性問題。除環境及能源管理署(ADEME)外,生物多樣性署是法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第二大機構。
生物多樣性署共設1220個崗位,由下述幾個機構合并組成,即國家水資源和水環境局(ONEMA)、自然監測技術中心(ATEN)、法國國家公園及海洋區域管理局和國家植物保護委員會。
然而,在各狩獵團體的游說之下,法國國家狩獵及野生動物局(ONCFS)未并入生物多樣性署,將獨立開展管理工作,導致部分內陸區域未劃入新機構管理范圍。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青藏高原東南緣古高程及其植物多樣性研究
青藏高原東南緣(包括橫斷山地區)的古高程重建對于研究整個高原的隆升過程以及該地區的物種形成演變歷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古高程研究主要基于生物地層的對比,認為這一地區的抬升發生【詳細】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交流年會舉行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第十二次交流年會日前在云南景洪舉行。雙方代表回顧了多年來跨境聯合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果,討論了今后聯合保護計劃及合作展望。中方還向老撾北部三省農林廳贈送了辦公設備。【詳細】
青海三江源成珍貴野生動物快樂天堂
白唇鹿數量增加,藏羚羊種群數量達到7萬多只,金錢豹從難覓蹤影到頻頻現身【詳細】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泰順烏巖嶺看珍稀動植物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泰順縣環境保護局、泰順縣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共同舉辦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