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印發《指導意見》全面開展“城市雙修”
(原標題:全面開展“城市雙修”推動城市轉型發展——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面總結三亞"城市雙修"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3月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安排部署在全國全面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以下簡稱"城市雙修")工作,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目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指導意見》指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行動,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足城市短板的客觀需要,是城市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標志。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將"城市雙修"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重點,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讓群眾在"城市雙修"中有更多獲得感。
《指導意見》明確了開展"城市雙修"的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以政府主導,協同推進;統籌規劃,系統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保護優先,科學推進。要求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雙修"實施計劃,完成一批有成效、有影響的"雙修"示范項目;2020年,城市"雙修"工作初見成效,"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指導意見》從四個方面對推動"城市雙修"工作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一是完善基礎工作,統籌謀劃"城市雙修"。要求開展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建設調查評估,編制城市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專項規劃,制定"城市雙修"實施計劃,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城市雙修"。
二是修復城市生態,改善生態功能。要求尊重自然生態環境規律,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采取多種方式、適宜的技術,系統地修復山體、水體和廢棄地,構建完整連貫的城鄉綠地系統。
三是修補城市功能,提升環境品質。要求填補城市設施欠賬,增加公共空間,改善出行條件,改造老舊小區。在此基礎上,保護城市歷史風貌,塑造城市時代風貌。
四是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管理制度,積極籌措資金,加強監督考核,鼓勵公眾參與。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爭取城市主要領導的支持,將"城市雙修"工作列入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議事議程。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海南省公布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方案
記者從(海南)省住建廳獲悉,為進一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省住建廳制定了《海南省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方案(2018-2020年)》,自2018年至2020年在全省城市(包括縣城)進一步開展【詳細】
景德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讓城市面目一新
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景德鎮,是享譽世界的千年瓷都,有著2000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創造了【詳細】
生態修復受熱捧另一面:高負債如芒在背
A股市場共30家園林及生態企業,平均負債率達到了52.39%。【詳細】
江蘇泰興:生態修復“詩化”長江岸線
沿江生態廊道是江蘇泰興市長江生態保護的一項重點工程。根據規劃,泰興將24公里岸線中的50%進行生態化改造,建設生態人文體驗區、生態田園風光區及生態產業融合區。 目前,長江泰興段岸線正積極開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