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賞花經濟以花為媒 發展廣州“全域旅游”
年年歲歲花相似,今年花城別樣紅。2017年春節,廣州旅游唱響“廣州過年花城看花”主旋律,來了一個開門紅——春節游客人數1324.64萬人,旅游業總收入98.62億元。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等發布的《2017春節旅游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廣州入選2017年春節全國城市出游人數排名榜和2017年春節國內游熱門目的地城市人氣排行榜雙十強。廣州入選“雙十強”,少不了賞花這一主題。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域旅游”引起多方關注。報告明確提出,“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游”。賞花游,就融合了“鄉村”“休閑”“全域”三元素,成為各地著力打造的品牌。事實也證明這一點,無論是武漢的櫻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還是西藏林芝的桃花,都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前去賞花,為當地旅游服務業發展和拉動地方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能不能將季節性的、單次賞花游,變為全季的、多次深度游,是賞花游能否真正撬動更大范圍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步。廣州四季如春,非常適合花卉生長,一年四季都有應節鮮花綻放;且廣州人愛花、養花,有花卉文化傳統,廣州打造賞花游可謂得天獨厚。“廣州過年花城看花”的華彩樂章之后,如何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賞花游,成為眾人思考的問題。廣州提出要打造一批有視覺沖擊力的標識性主題花卉景觀,2017年要高標準打造40個賞花景點,形成流花湖、麓湖、海珠湖、花都湖、白云新城、番禺區大學城6大宮粉紫荊賞花片區。未來兩三年,廣州將大量種植宮粉紫荊,數量將增加到30萬棵。
全域旅游,強調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賞花經濟”既要重視花卉本身的觀賞價值,滿足游客游覽、采摘等多種需求體驗,也要充分挖掘其實用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通過深加工開發出系列衍生產品。拉長產業鏈,做足“賞花經濟”,有很多功夫應下在花外。另外,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著手,還要將旅游景點、觀賞項目、游覽路線、服務配套等通盤考慮,由點串線、由線及面,游客自然會慢下來、住下來,鄉村也就能借花吸金,從而帶動美麗鄉村建設。目前昆明、佛山等地,花卉產業都在向旅游休閑度假方向轉型,花卉文化節、花卉游樂園、花卉餐飲等都大行其道,廣州也應盡快布局。目前,廣州正在推廣主題花海,再輔以各種旅游配套服務,未來主題花海“開花”之時,就是廣州賞花經濟的“結果”之時。
打造升級版的“花城看花”,廣州優勢不言而喻,如何將地理、氣候等自然環境優勢轉化為競爭力、生產力,成為產業發展優勢,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未來仍需在培植一批賞花游精品景區和賞花游基地、推出一批賞花游精品線路、培育一批賞花游知名品牌、創建一批賞花游示范村鎮上,擼起袖子加油干。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