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保護好珍貴的野生植物資源?
中國現有約3萬種植物,其中約有5000種處于瀕危狀態。然而,我們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掠奪式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情況時有發生:
因采收麻黃而破壞草場;因盜挖天山雪蓮嚴重,新疆哈密實施長達3年的封育管理;2006年湖北隨州“地毯式”挖掘野生蘭花;2014年內蒙古西蘇旗7人因非法采挖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肉蓯蓉被拘留;2016年野生興安杜鵑“走紅”引起專家學者共同抵制……
對野生植物掠奪式破壞,不僅使自然資源減少,更對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影響。
我國擁有寶貴野生植物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植物種類總數占世界10%以上,其中苔蘚、蕨類、裸子和被子植物分別占世界總種數的9.1%、22%、26.7%和10%。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連續完整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植被類型的國家,幾乎擁有除極地凍原以外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植被類型。
長期以來,我國野生植物資源處于被過度開發利用狀態,有超過1000種野生植物面臨瀕危。
野生植物資源和礦藏、化石能源等資源都屬于國家戰略性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相比,野生植物資源以其生態性、多樣性、遺傳性和可再生性等特點,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野生植物資源具有生態環境價值。植物作為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具有基礎地位和主導地位,能夠維持生態平衡。
——野生植物資源具有經濟價值。這體現在3個方面,即觀賞價值、藥用價值、旅游價值。野生植物可以作為裝飾品打破單一的城鎮綠化,為建設生態城市添磚加瓦,給當地花農帶來經濟收益。當傳統藥用植物不能起作用時,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發掘野生植物藥用價值。此外,野生植物還能為當地帶來旅游收入,例如貴州百里的杜鵑花森林公園就因野生杜鵑花而聞名。
——野生植物資源具有科研價值。由于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因而蘊藏著豐富的基因資源。通過植物基因的提取和培育,可以生產新材料、新藥品、新食物、新能源。
加強我國野生植物資源保護
面對如此珍貴的野生植物寶庫,我們該如何去做,才能將它們保護好?
——加強立法針對性,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在野生植物保護方面一直沒有出臺專門法律。因此,結合國外野生植物保護經驗,建議加快建設野生植物保護母法:明確立法宗旨和保護對象范圍,保護對象除植物本身外,還應涵蓋其生存環境,并將其納入生態紅線范圍;確定詳細的管理和責任機構,建立部門機構協調機制,避免權責不清、互相推諉;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在《憲法》中強調野生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在《刑法》中加重相關違法行為的量刑,擴大違法行為至野生植物的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和消費。
——強調精準保護,突出防御性保護。
首先,設置植物分級登錄制度,針對植物性狀、分類、生存環境等確定植物保護的優先順序。對于已經“滅絕”的物種,決不放棄尋找的可能,出現一株保護一株,并建立基因庫系統。對于珍稀瀕危物種重點保護,可參考大熊貓保護模式,采取集中就地保護、局部異地保護,建立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基地。對于還未列入瀕危目錄的植物,由各地方確定其是否列入重點保護物種,設置地方性法規。
其次,加強野生植物防御性保護。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長并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原生地”“天然生長”“瀕危”“稀有”4個詞匯限定了野生植物的保護范圍。如果希望更好保護野生植物,應將保護范圍擴大到非原生野生植物、后天人工培育瀕危野生植物、地方珍稀野生植物及野生植物制品。對于還未列入瀕危重點名錄的植物,我們也要建立對應的防范機制,適時、適當地采取人工培育滿足市場需求,堅決打擊亂采、濫砍野生植物的違法行為,嚴厲處罰非法販賣、流通野生植物人員,扭轉“先破壞后保護”的模式。
——壯大森林公安實力,加強保護隊伍建設。
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可從以下3點出發:理順管理機制,促進執法規范。建議在《森林法》中擴大對森林公安辦理林業行政案件的權限,讓森林公安機關作為執法主體獨立辦案,強化執法力度,確保執法效果。加強森林公安素質建設,吸納高學歷高能力人才,在領導干部中強調野生植物保護重要性,加強基層執法隊員的培訓工作。落實職業保障,提高執法隊員向心力,包括合理布置警力,提高民警待遇。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保護意識。
野生植物多分布于邊遠地區,當地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不少居民對珍稀野生植物缺乏概念,認為“地上采的、無人管的就是私有財產”。因此,要向廣大群眾特別是偏遠地區群眾普及野生植物保護知識。
借鑒其他國家好的保護辦法
美國《野生植物保護法》的開端是1900年《雷斯法案》(LaceyAct)。20世紀60年代,美國創設了國家野生保存制度,成立了稀有和瀕危物種委員會,并發布了63個瀕臨滅絕的植物和動物物種。
美國1966年通過《瀕危物種保存法》,1969年又以《瀕危物種保護法》代之,并于1978年、1982年、1988年先后3次進行了修改。
美國主要保護列入瀕危物種的植物及其棲息地范圍。聯邦政府部門魚類和野生生物管理局以及國家公園管理局作為兩個參與野生動植物管理的部門,相互獨立又互相配合。
美國采取就地保護和種子培育相結合的保護模式。
印度植物種類繁多,擁有近6000種植物。由于人口眾多,植物生存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在《世界自然保護憲章》的鼓舞下,印度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植物保護法律法規,包括《國家公園法》《野生生物保護法》《森林保護法》《環境保護條例》等,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植物資源管理和保護體系。
印度在野生植物保護工作中強調瀕危物種的恢復計劃,重視國際法規和國際公約以及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
印度還建立國家基因庫來保障植物的遺傳基因,為科研團體提供研究條件。
此外,印度還建立了公眾參與機制,十分注重對野生植物的宣傳和教育。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