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大學時就開始參與環保活動,帶著保護大自然的理想,畢業后他進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并專門從事中國野生動物的報道。2008年,他和野生動物攝影師郭亮、董磊、彭建生等多位保護主義自然攝影師共同發起成立了IBE:“都是我認識的一群好朋友,特別喜歡自然,喜歡野外工作,我們都為中國的生態狀況感到擔憂,近3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環境快速變化,有些物種破壞和消失得很快,我們認為有必要去了解和記錄它們現在的生存狀況,然后告訴公眾,告訴官方,讓這些物種得到盡可能的保留,這是我們的一個總體的愿望。”
長鏡頭拍攝 鳥類、獸類等拍攝對象通常都處于較遠位置,要么個體小,要么處于高速運動狀態,要么棲息在光線不佳的環境下,發現與拍攝都需要借助長鏡頭來實現。
此前,IBE已在云南梅里雪山、麗江老君山、西雙版納、四川石渠等地開展了共11個區域18次調查,野外工作近400天,拍攝了十多萬幅精彩圖片和大量高清視頻素材,其中不少物種是在國內首次拍攝到。這些影像和科學數據正在對這些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隊長徐建正在沙地上拍攝調查菌類。郭亮/攝
談及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的意義,徐健這樣說道:“傳統的生物調查,比如采集標本、寫科學論文等,實際上最后能看到的人很少。用影像記錄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不僅客觀呈現,還可以包含很多數據信息,體現科學應用上的價值。加上影像是一門視覺藝術,非常生動鮮活,易于傳播,可以讓公眾看到,大大加深他們對自然的關注、了解和理解,這對促進自然保護有重要意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