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
交通軸、經濟軸、文化軸、生態軸和景觀軸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昨日,長江日報記者獲悉,長江主軸概念規劃方案畫出藍圖,它是集中展示長江文化、生態特色、發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
交通軸將以“貫通、暢通、連通”的原則,高標準規劃建設左、右岸大道,快速銜接一環至五環。“貫通”是打通斷頭路,實現全線貫通;“暢通”是改善瓶頸路段,全線不低于雙向6車道;“連通”是加強平行長江與垂直長江道路的聯系。同時,沿兩岸分別構筑復合交通走廊,增加長江綠道,提升兩岸交通可達性。將交通功能與景觀結合,形成兼具交通、觀景、游憩綜合功能的世界級濱水景觀大道。
經濟軸是將長江主軸建設成為匯集最優質的資源,承擔全球性城市功能、具有強大發展帶動作用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主軸。主城區內以長江主軸為骨架,串聯“3+4+5”的功能板塊。
其中,“3”指長江主軸串聯漢口歷史風貌區、漢陽舊城和武昌古城,以彰顯武漢歷史文化名城特色;“4”指長江主軸串聯諶家磯片、丹水池片、新港長江城片和白沙片等四大發展片區,以挖掘發展空間;“5”指長江主軸串聯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漢正街中央服務區、四新國博片、武昌濱江商務區片、青山濱江商務區片等五大商務功能區,以此打造高端服務業集聚區。遠期將進一步向市域范圍拓展,整合沿線功能及產業,形成全域覆蓋的長江經濟帶“中部脊梁”。
文化軸是通過《知音號》等文化演藝項目、7-16渡江公園等主題文化景觀、江灘系列文化藝術雕塑、碼頭文化節慶等活動,打造延續歷史脈絡,引領時代精神的文明之軸。通過長江文化軸提煉周邊歷史文化脈絡,串聯現代文化元素與沿線老漢口、漢正街、武昌古城、漢陽舊城等文化片區以及長江文明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形成世界級城市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生態軸將夯實市域“兩軸兩環,六楔多廊”生態格局。以“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為理念,對長江沿線生態濱水岸線、重要景觀廊道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延展和提升兩岸江灘公園,推進“四水共治”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強主軸范圍內硬質化可滲水地面以及生態灘地建設,研究和改善城市通風環境,打造江城輝映的生態文明共享體驗區。
景觀軸是構建“一軸一核,多點多廊”的景觀體系。把長江沿線形成景觀主軸;結合武昌古城、漢陽古城以及漢正街片等文化景觀資源,構建“江漢朝宗”景觀核;在此基礎上,以長江景觀軸為統領,引導沿岸多處景觀節點和多處垂江景觀廊道,形成以主軸為核心的整體景觀結構。以長江沿岸系列城市陽臺為近期抓手,推進景觀提升工程。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武漢黃鶴樓景區周邊立體整治見成效
2018年5月4日,再登黃鶴樓,蛇山風景如畫。【詳細】
武漢將建一批復合型郊野公園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武漢將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以農業體驗、垂釣等生態觀光休閑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引導鄉村旅游向多業態、高品質轉型。【詳細】
武漢東湖將建植物園湖底通道(圖)
植物園通道起于現魯磨路上風箏山以北處,下穿東湖隧道后在植物園和湖岸鷹咀之間入湖,止于三環線花城立交,全長約4.34公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