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濕地公園園林化解決對策
四、引領民眾休閑的新取向:尋找突破口
濕地建設包括一部分景觀游憩的內容,但景觀游憩的方式不止園林化的游憩方式濕地公園依托本身自然資源的稟賦和風土文化,應尋找突破口,形成一套更符合濕地保護要求的、更加自然化的景觀游憩體系,從而引領和教化民眾休閑和新的審美取向。
(1)開創新業態 在功能分區里,景觀游憩內容只適宜布置在合理利用區和科普宣教區。區別于城市公園里的景觀游憩,濕地的景觀游憩場所不能粗暴地改變原來的濕地面貌,進行為所欲為的濕地園林化建設。所謂合理利用,是在尊重自然肌理上的合理利用。是在保護修復基礎上的自然體驗過程。濕地里的景觀游憩應以更貼近自然的方式存在,這是-種區別于園林式的自然游憩方式。這種游憩方式在業態創新的過程中誕生了自然體驗師這樣的新職業,帶來了濕地課堂、濕地漫步、濕地瑜伽等新型休閑體驗方式。這種前沿的、自然的游憩體驗方式沖破了城市的樊籠,以回歸自然的姿態而受到越來越多的中青年高知人群的青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將獲得大部分普通民眾的認可。
(2)引導新視界 濕地的野草之美、荒野之美,普通民眾能欣賞的尚在少數而在自然山水間,園林化的處理方式從形式上看顯得矯揉造作。濕地的美是不同于園林之美的自然之美:設計師應當基于自然肌理的保護,在合現利用區對場地的特質進行提煉和藝術化處理,進行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相關設施建設。保證在體量上符合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指標,在形態上又帶出從場地里生長出來的感覺。這既是自然的點睛之筆,也是藝術的濃縮之筆,既讓人無法忽視自然山水之美,也讓人感受到藝術所帶來的凝練入境之美。這是以自然為両布,以彩筆繪丹青的過程。在滿足了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引導民眾接受審美新視界。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