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照明中植物的運用竟如此講究(組圖)
泛光燈:配裝金鹵燈、鈉燈光源,用于高大喬木、大片灌木、草坪的照明。
射燈:配裝PAR燈、緊湊型熒光燈光源,用于單株種植、花卉等照明。
埋地燈:配裝緊湊型熒光燈、金鹵燈、PAR燈光源,用于對大喬木的枝干、單株大灌木等的照明。
高桿投光燈:配裝金鹵燈、鈉燈光源,對一些植株產生由上而下的光效果。
燈具的選擇與安裝
選擇植物照明的燈具主要考慮的因素是燈具的控光能力,即光束角。一般應根據植物的高低、疏密、形態等選擇適合的光束角對其進行照射。
按照光束角的大小可以將燈具分為寬光束、中光束和窄光束三種。其中寬光束適用于需要對植物的形態進行強調的照明:對于枝葉茂密的樹木,使用40°-45°的控光進行照射,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照明效果;相反,當需要照亮一顆窄而高的樹木時,最好選擇光束角為6°-20°之間的燈具照射。
綠化照明中經常會用到埋地燈和投射燈,很容易產生眩光,因此,經常會選擇帶有格柵或遮光罩的燈具,以減少眩光的產生。
還應特別注意燈具位置的選擇,以保證安全,敷線應暗藏,不能直接讓行人尤其是兒童接觸到裸露的電氣部分。在采用埋地燈具的場所應注意出光口表面的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行人。盡量不要將投光燈具直接安裝在樹桿上,過重的燈具會對樹木的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且電線纏繞在樹干上既有漏電的危險,又有礙白天觀瞻。
燈具的安裝需要考慮光源的位置同植物位置的相對關系——在前面、側面、后面或是這些位置的組合,這將決定植物呈現出來的形狀、色彩、細部和質地。
前向光表現形狀,強調細部和顏色,通過調整燈具與植物的距離以減弱或加強紋理;背光僅表達形狀,通過將植物從背景中分離出來以增加層次感;側光強調植物紋理并形成陰影,通過陰影的幾何關系將不同區域聯系在一起。
表現手法
常用的植物照明表現手法有五種,分別是投射照明、掠射照明、內透照明、剪影照明以及落影照明。
投射照明:即燈具從遠距離垂直照射植物,提供了植物表面的均勻照明,它可以是明亮的,也可以是柔和的,該方式以達到整體構圖為目的。
掠射照明:即將燈具放置在比面光照明更靠近植物的位置,“切向”照射植物,強調質感,具體根據植物的尺寸和高度選擇窄發光角的燈具,有時需要給燈具加裝光學棱鏡玻璃等配件,形成“扇面光”,更大限度對光進行利用。
內透照明:即枝葉間有較多空隙,且樹葉透明的植物,可將燈具放置于枝干的下部靠近或接近地面的位置,創造出枝葉發光的效果。
剪影照明:即將燈具放在植物的后部,將植物后部的墻面照亮,照明表現的僅僅是植物形狀,沒有質感、色彩和細節,這種方式適用于植物有很明確的形狀,在整個構圖中是主要或相對主要的視覺焦點。
落影照明:即從樹的側面高處用上照光照亮樹木,能在附近的垂直表面產生影子,增添墻面趣味。
環境氣氛的創造
位于城市中居住區附近的綠地公園,夜晚多是中老年人以及青年伴侶的活動場所。其照度要求不高,光源色的選擇要考慮不同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
對于某些主題公園來說,需要突出其主題,營造出熱鬧的氣氛。所以重點部位的亮度一般都較高,因此可以適當提高整個公園的照度,以形成明亮、熱鬧的氛圍。
引用來源【1】:楊春宇, 段然, 馬俊濤. 園林照明光源光譜與植物作用關系研究[J].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5, 30(06): 24-27.
編輯: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