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上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它們因數量少、分布地域狹窄、遭受人類活動威脅等原因,瀕臨高度滅絕風險。例如觀賞和材用價值極高的華蓋木,野外只發現52株;藥用價值極高的重樓屬植物,至少有7種已瀕臨滅絕。
但列入中國拯救保護工程規劃的120種極小種群植物中,近一半未得到國家法律上的保護,前景堪憂。
華蓋木結果樹。本文圖片均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提供
日前,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主持這一項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做出上述介紹。
野外種群數量少、分布區狹窄、生境狹窄或呈片段化;人類活動諸如修建小水電站、公路等致使野生物種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近一半物種未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正遭受滅絕之危險,亟待系統性調查與保護。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由于自身因素或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干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都極少,已經低于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 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簡稱:MVP ),而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植物。
上述項目是中國第一個專門針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開展的資源調查與種質搶救性保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14家單位參與其中。
孫衛邦也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簡稱:PSESP)這一保護生物學領域新概念提出的主要參與者、國家及國際層面的推動者、以保護行動的踐行者。他告訴澎湃新聞,如果參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標準,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受威脅物種(極度瀕危、瀕危和易危)中非常特殊的一類,其滅絕風險更高。
他介紹,項目目標是系統查清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分布與資源量,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我國西南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本底資料,建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資源信息庫。
許多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還沒納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
澎湃新聞:如何理解你說的極小種群是“綠色金礦”?
孫衛邦:多數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我國特有種類,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文化和經濟利用價值,是自然界中瀕臨滅絕的國家戰略性生物資源,對他們的拯救保護是實現我國重要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也就是說,只有優先拯救保護了它們,它們才能像“綠色金礦”一樣“發光”。
許多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具有藥用、食用、保健、材用、工業原料、觀賞等經濟利用的價值。譬如說:藥用價值極高的五葉黃連和鐵皮石斛、神經酸含量極高的蒜頭果、觀賞價值極高的華蓋木和云南金花茶等。
一些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生物演化史上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活化石水松(在云南省僅記載1株)、銀杉、水杉等對研究松柏綱植物的系統發育、植物區系地理、古地理及第四紀冰期氣候等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澎湃新聞:這些種群的困境是什么?
孫衛邦: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人類活動和全球變化導致的野外種群數量少,分布區狹小,生境狹窄或呈片段化,極小的種群面臨物種近交衰退或自交不結實的后果,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物種的衰退。
隨著人口增長,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隨之增加,造成過度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破壞環境的情況時有發生,人類活動的干擾致使野生物種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以致種群數量不斷減少,甚至瀕臨滅絕的境地。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