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用多元參與合作機制保障可持續發展
社區網絡
2014年,皇家海港區第一個新住區“鹿園”(Hjorthagen)居民協會成立,它一開始由40位原有居民和新入住居民組成。協會的工作重點是通過建立鄰里網絡,帶動居民參與管理和改善本地社區。協會成立后每年舉行5次居民會議,討論例如社區服務和公共空間、廢物回收和垃圾管理、交通和公交服務、學校和托幼等問題,總結成為社區居民對這些方面的要求和意見,與項目組以及本地政府溝通。
自然和文化線路
結合項目的發展開通了一條4公里長的自然和文化散步道,幫助本區居民和來訪者了解和感受該地區的歷史和自然環境。線路有時穿過自然綠地,有時為硬質鋪裝連接建設地塊,15個信息牌介紹了“鹿園”地區的自然、文化和歷史。“鹿園”居民參加了路標的設計,每一個信息牌提出了一個問題,并在下一個信息牌上予以解答,通過這種方式激起人們不斷前行和探索的興趣。
鹿苑區自然和文化線路
媒體與交流
皇家海港區的建設動態不斷即使發布在大眾媒體上。項目管理團隊經常在Facebook主頁上發布活動信息和回答問題。在斯德哥爾摩的城市文化中心展覽了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天然氣場區;在皇家海港區舉辦了“皇家海港日”活動;皇家海港區現場辦公室已經接待了來自全世界3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專業考察參觀人員。數十個廠家在定期舉辦的可持續解決方案論壇上展示介紹了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可以說皇家海港區在政府、專業人員和公眾的普遍關注下日新月異地成長著。
皇家海港區的發展充分挖掘了自身的區位、自然和歷史條件,吸納和發展了哈馬碧湖城在生態環保和城市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經驗。項目從一開始就有意識地加強了公私合作、公共參與以及居民參與,幫助各種相關利益群體獲得正確和充分的信息,并共同為實現高標準且有吸引力的社區而努力。盡管任何事情總難免有不足,有反對的聲音,有不配合的人,但是皇家海港區所達到的合作和參與的程度還是十分令人矚目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實際效果。
(本文主要信息和圖片引自由斯德哥爾摩城市政府編制的“Royal Seaport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4”和“Royal Seaport Vision 2030”)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