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城市規劃產業布局露端倪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一經公布,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迅速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如今雄安新區已百天,其功能定位已逐步清晰,隨著越來越多的政策披露,新區的城市規劃、產業布局、公共服務等具體舉措也露出端倪。
雄安新區“新”在哪?新京報專訪相關專家并結合媒體公開報道,制作出這份雄安“新”詞典。
容城
面積:314平方公里
人口:26萬
經濟: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59.4億元
雄縣
面積:524平方公里
人口:39.4萬
經濟: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101.14億元
安新
面積:738.6平方公里
人口:39.3萬(有漢、滿、蒙、回、壯等15個民族)
經濟:2016年前三季度全縣生產總值40.01億元
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
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新區定位
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
創新驅動引領區
協調發展示范區
開放發展先行區
1 發展模式
堅持世界眼光可借鑒日韓模式
【摘要】雄安新區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轉移。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設計建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理念,努力將雄安新區打造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要堅持先謀后動、規劃引領,借鑒國際經驗,高標準編制新區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組織國內一流規劃人才進行城市設計,規劃好再開工建設,決不留歷史遺憾。①
【解讀】
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創新中心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楊開忠認為,雄安新區在發展模式上的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是全面系統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示范區。其次,它的功能定位為首都功能拓展區,這跟其他所有新區都不一樣,其影響一定是全國性甚至是國際性的。第三,它與既有的大都市都不在一個通勤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國家新區。
楊開忠認為,雄安新區的發展可以借鑒世界上類似新區的發展經驗。“雖然國外沒有系統的五大發展理念,但是在綠色、創新方面,國外有一些值得借鑒的經驗。”楊開忠說。“比如日本的筑波科學城,就是把疏解東京的功能和實現技術立國的戰略結合起來。而韓國的大德科技園,也把疏解首爾的功能與其建設一個發達國家的目標結合起來。這些都值得雄安新區借鑒。”
對于相對獨立的國家新區、區域新城,楊開忠表示,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國外在主要城市100公里左右的地方建設區域新城的經驗也值得雄安新區借鑒。
2 城市規劃
交通走地下 地面讓給行人
【摘要】新區建設的一大亮點,是要建設21世紀的地下管廊式的基礎設施,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地下去,城市交通、城市水、電、煤氣供應、災害防護系統,這些都要放到地下去,包括到雄安高鐵鐵路線、車站都放到地下去,市內交通也到地下去,把地面讓給綠化、讓給人的行走,人行走500米就可以下到地下找到車站,到四面八方去、高鐵到北京是41分鐘。②
【解讀】
對打造新型城市,楊開忠介紹,國家城市化規劃綱要里有明確的提法,就是要建設綠色低碳的生態城市、科技智能的智慧城市和人文宜居的城市。結合雄安新區的實際情況,楊開忠認為,還要建成一個地下管廊上的,以及軌道上的組團式、網絡化、立體化的區域城市。
“首先,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是建立在地下管廊、軌道這樣一些基礎設施上的。其次,這個新城由若干組團構成,這些組團盡可能實現職住平衡,它們之間又通過地下管廊和軌道交通連接起來。新區有若干個這樣的組團。”楊開忠說。
“區域城市不像我們現在北京市這樣,只有一個中心,像‘攤大餅’一樣的發展。而是由互相連接的多組團組成。”楊開忠說,這些組團是網絡化的,職能上互相交織,形成一個良性合作的網絡體系,同時又是立體化的,雄安新區將非常注重地下、地上空間的統籌。
3 綠色生態
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綠地超50%
【摘要】新區開發建設要以保護和修復白洋淀生態功能為前提,白洋淀生態修復也離不開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改善。重點要優化京津冀的水資源管理,提高水環境治理標準。③
新區規劃的總體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大的格局來講是以南北向的千年軸與東西向的人民軸交匯。新區建設是在白洋淀的西北部,中間有一條貫穿新區的交通線,這個是人民軸,新區是綠色宜居、以民為本,綠地超過50%,西起人民廣場,中間經過雄安中華民族復興碑,正對雄縣古城。④
【解讀】
黨中央對于雄安新區的生態宜居環境有明確定位,即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楊開忠表示,生態對于新區至關重要,它既是打造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新型城市的需要,也是作為千年大計,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楊開忠認為,城市的人口規模、城區的建設規模不宜太大,要力求控制在250萬人以內。必須處理好生產、生活和生態的關系,人口規模太大以后就超出承載力,白洋淀的修復保持,以及盡可能多的綠地都很難實現。
對于白洋淀的生態修復和保護,楊開忠認為,跳出白洋淀和雄安新區的視野來治理白洋淀和規劃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的雄安新區。
白洋淀處于九河的尾梢,做好白洋淀的修復保護,九河流域,尤其是上游西部山區的人口、產業要研究調整和疏解。
4 產業布局
承接非首都功能緩解北京大城市病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雄安新區千萬不能搞成工業集聚區,更不是傳統工業和房地產主導的集聚區,要在創新上下工夫,成為改革先行區。
雄安新區要通過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和天津、石家莊市區“瘦身”問題創造空間,促進河北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區域公共服務整體水平,為京津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支撐。⑤
【解讀】
對于雄安的產業,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所長、京津冀協同發展智庫負責人黃群慧曾向媒體表示,雄安新區是京津冀新的經濟增長極,新區產業總體思路是以高端制造為先導培育創新生態系統,進而打造高端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楊開忠認為,雄安的產業布局,就是要發展高端高新產業,雄安新區的產業不要囿于傳統的部門分工的概念,而要轉到基于價值鏈分工的產業發展觀上來。
“我們發展高端高新產業,一定要站在京津冀、全國的產業價值鏈這個高度去探索雄安新區的高端高新產業的領域和方向。這樣來看,雄安新區作為首都功能拓展區,它的產業發展,一定要圍繞著首都功能這方面進行發展。”楊開忠認為,具體說來,應該強調研發業、高端人力資源開發產業、高端咨詢服務業。
對于雄安新區現有的產業,楊開忠認為一是要疏解,另一方面就是要對符合高端高新發展方向,或者對高端高新具有重要輔助作用的產業,進行升級。
此外,楊開忠還認為,產業升級,體現的是人的素質的提升。“對于雄安新區現在的居民,就要加大勞動培訓,讓他們適應產業的轉型升級。”楊開忠說。
5 土地利用
房地產可能以公租房廉租房為主
【摘要】有最新消息說,未來雄安將采用新的房地產試行方案,有可能試行以公租房、廉租房為主的建設模式。⑥
雄安新區將制定全新的住房政策,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表示,國家將在這里探索全新的房地產改革道路,控制房地產價格,保障民眾住房需求。⑦
【解讀】
對于雄安新區的土地利用、房價管控等問題,楊開忠認為,除了一般性的從供需上管理外,還應該注意用地結構、公租房的供給和房屋購買和用途管制等方面問題。
楊開忠表示,雄安新區確實應該以公房為主。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商品房,但一定要以公房為主。世界上包括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這些地區都是以公房為主的。英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公房的比例在70%左右,到現在為止,他們的公房占比也仍然在50%左右。
“這不僅僅是為了抑制房價,更重要的是為我國未來住房的模式提供一個示范。”楊開忠說。
此外,他認為雄安新區可對房屋的購買和使用進行嚴格的管控。在購買方面,可探索一戶只能購買一套房的政策。對房屋的使用,則一定要嚴格管控。
“一間房能住幾個人就只能住幾個人。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一個兩居室一隔開,就住十幾個人。這將導致人口膨脹,也會導致房價整體上升。”楊開忠說。
編輯:董杰
相關閱讀
李曉江:雄安將為中國城市規劃提供最新范式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的李曉江,曾主持參與了珠三角、北京、雄安新區等多個重大規劃設計項目。李曉江表示,雄安將打破城市傳統單中心布局,采用組團式發展,為中國未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