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如畫美景 探秘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是孕育地球生物的母親,是保護地球生態的衛士。7月15日,“聚焦綠色發展譜寫秀美江西”2017全國融媒體江西行采訪團一行探訪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暢游煙波浩渺的鄱陽湖,體驗濕地公園生態的多樣性。
游船激起雪白的浪花,網媒記者登上游船,放眼望去,鄱陽湖湖面碧波蕩漾,渺渺茫茫,水天一色,大風迎面吹來,帶著鄱陽湖的水汽,涼爽沁人,網媒記者張開雙臂擁抱這遼闊無邊的風光,心情舒暢。
一座座郁郁蔥蔥的小島分布湖面,更有“鳥島”上棲息數百只白鷺,游船飄過,白鷺盤旋飛于湖面上,時而低飛掠過湖面,時而展翅翱翔于天際,與遠處的漁船遙相呼應,好一副江南水鄉的絕美圖景。
登上鄱陽湖濕地公園,滿目皆是蔥蘢茂盛的樹木,綠意盎然的草地,悠閑自在的丹頂鶴,蕩漾湖面的黑天鵝,交相輝映,網媒記者漫步亭臺樓閣,步步為景,處處成畫,讓記者朋友們流連忘返,情難自已,紛紛贊嘆“好不自在安適”。
一路走來,網媒記者深切體會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一湖清水,為世界守護”的理念。記者了解到,濕地公園圍繞珠湖水源濕地保護保育區、漢池湖水禽棲息地保護保育區、角豐圩濕地生態恢復與重建區、白沙洲自然濕地展示區、青山湖人工濕地綜合利用示范區、東湖城市濕地休閑區、鄱陽湖文化水城及管理服務區等“七個功能區”進行建設,有力的保護了濕地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
當天,采訪團偶遇工作人員“打魚”歸來,每只重約10斤的大魚讓網媒記者驚嘆不已,記者了解到,這里的魚被稱為最“鮮美的魚”,天然淡水魚類有118種,與傳統意義上的漁場并不相同,這里的魚兒遵循“人放天養”的原則:經過選育后的魚兒一旦入湖,便不再投喂任何人工飼料,全靠湖里的天然餌料生長。品嘗以后,網媒記者贊“鮮美極了”。
值得一提的是,濕地公園創造性地提出“湖(鄱陽湖)城(鄱陽城)一體”的理念,利用“濕地科普與展示+城市旅游綜合體+半島度假綜合體+低碳生活示范園”開發模式,逐步把公園打造成為“鄱陽湖之心、江西迎客廳”。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