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工程師設計出浮動大城市對抗海平面上升
畫家印象中的浮動大城市。
很少有國家能說他們對洪水和水的管理做得比荷蘭人好。荷蘭是一個極度低洼的國家(Netherlands按字面的意思是低地國),3分之2的人口生活在海平面以下。現在,在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戰線上,這個領域的創新需求更加重要。
在未來的幾十年,他們希望這些島嶼可以達到5公里(3.1英里)的范圍,部署一個城市大小的新開拓地,有住宅、農場、公園、娛樂區和港口。它還極為有助于需要使用海水的永續能源計劃,例如海上風力發電廠、潮汐能源、波浪能源、浮動太陽能電能面板等等。
從87個木材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做成的相互連結大型浮動三角形,荷蘭海事研究所創造出一個設計原型。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一樣,這些三角形被拴在地板下面。為了在本周的競標中吸引投資者,他們在水槽中進行試驗,包括風浪的模擬。
荷蘭海事研究所的專案經理暨這個概念的設計師Olaf Waals在經由谷歌(Google)翻譯的一份聲明中說:“在海平面上升、人口過剩的城市以及越來越多的海上活動的時候,提高堤防的高度和噴沙可能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浮動港口和城市是一項符合荷蘭海事傳統的創新選擇。”
據荷蘭報紙Telegraaf報導,哈勒默梅爾市(Haarlemmermeer)和萊利斯塔德機場(Lelystad Airport)已經在與荷蘭海事研究所談論這項發展。然而,這項計劃在成真之前,仍然必須面臨一些障礙,例如,這是安全的嗎?它會影響周遭生態嗎?經濟上可行嗎?
然而,Waals告訴法新社(AFP),研究所有信心在10到20年內實現。
面對海平面上升和空間不足的挑戰,荷蘭海事研究所主管Bas Buchner告訴Telegraaf:“荷蘭必須回轉來面對海水,我們一直是這場戰斗的先驅。”
編輯: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