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棧道步道何以能成為城市名片?
河北秦皇島海濱的木棧道,一直是居民和游客的好去處,也是秦皇島旅游的一張名片。同時,筆者老家晉南的一座小縣城里,從南到北的一條十里長廊步行道也是人來人往,散步健身,其樂融融。
秦皇島海濱的木棧道(中國風景園林網配圖)
一條海濱棧道,一條長廊步道,這些城中慢行道看起來都是不起眼的區域性小工程,卻能引起社會關注,甚至成為一個城市名片,是能夠給當前的城市建設工作帶來一些啟示的。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應體現在細節中。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應落實在每一個項目、每一棟建筑、每一條道路的具體工作里,構建疏密有致、環境優美的城市空間結構。此前,個別城市空間、格局、規模缺乏協調和統籌,有的小區樓房密集、樓層忽高忽低,居民住在里邊覺得透不過氣,這就是建設理念出了問題。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提供宜居環境,這才是未來城市間競爭的主要方向。
讓“車的城”逐漸回歸“人的城”。交通擁堵已經把一些城市變為“車的城”,但城市的主體是人,要讓“車的城”逐步回歸“人的城”,最基礎的就是保障步行道、騎行道、公交道等慢行系統的道路容量。現在,城市交通不再單純求快,在地鐵、快速路、高速路等快行系統發展的同時,也在重視發展城市步道、綠道、棧道等慢行系統,徒步作為最貼近生活的一種鍛煉方式,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同時,精致的慢行系統與景觀融合在一起,還成了人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如此看來,城市交通還是要注重快行系統和慢行系統協調發展,把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目標。
在唯實上做足城市發展文章。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這個“實”意味著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時刻不能偏離城市是為人服務的本源。此前,有些城市在發展規劃定位中明確表示,暫時沒有想清楚、看明白的地方要堅決留白。城市留白是城市未來發展的稀缺資源和戰略空間,也是城市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有些城市卻很難找到一塊空地,就連修條步道都需要拆遷;有的城市盲道成為“擺設”,斷頭的、被占用的并不少見。這都在提醒,搞建設的時候還是要多想想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需要什么。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