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春崆峒巖景區發現疑似動植物化石
7月24日,廣東省陽春市崆峒巖景區發現了從該景區里挖掘出來的動物牙齒、骨頭以及植物葉子等多件疑似化石。據該景區負責人介紹,這些“化石”是河西街道崆峒村村民陳楊獻發現并挖掘出來的。
今年51歲的陳楊獻是一個考古愛好者,平時喜歡看考古方面的書籍和電視節目。去年7月的一天,他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考古節目中,見到考古學家在一些山洞里發現動物骨頭、牙齒等化石,還有在山上發現植物葉子的化石后,他聯想到自己所處的崆峒巖景區的地形地貌,心里突發奇想:說不定這里也有類似的化石呢。說干就干。于是,他帶著手電筒,爬山鉆洞,經過10多天的努力,他先后在景區山里的牛朧洞、檔鋪洞發現了疑似動物牙齒、骨頭化石,在馬安屯的后山發現了疑似植物葉子化石。
當天下午,前去采訪的記者在陳楊獻的引領下進入了牛朧洞。只見洞內怪石密布,地面潮濕,洞頂滴水不斷。經過一番攀爬,筆者終于見到了發現動物牙齒“化石”的地方,順著他手電筒的光,還見到鑲嵌于巖石里的骨頭化石,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
陳楊獻分析認為,這些動物“牙齒”“骨頭”化石的形成時間最少超過3萬年;這些植物葉子的化石比石山形成的時間還要早,最起碼有兩三億年,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目前,這些疑似動植物化石存放在崆峒巖景區,正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廣東成立特色小鎮發展聯盟
12月13-15日,2017年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特色小鎮交流對洽會在中山舉行。【詳細】
廣東省將重點支持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發展
11月8日,副省長鄧海光率省府辦公廳,省農業、林業、海洋漁業、旅游等部門負責同志到省國土資源廳就認真學習宣傳、整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加強農業和旅游用地保障等開展調研并作工作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