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園將進入科學植物園的階段
“深圳天然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再加上產業的優勢,在打造科學植物園上將迎來更大的機遇。”7月26日,在植物學大會一場以“植物園面臨新機遇”為主題的分論壇上,多位專家認為,我國植物園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植物多樣性及本土植物的保護上已經與國際接軌。
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秘書長Dr. Paul Smith表示,在全球范圍內看,目前評價一個植物園是否成功的標準,更多的是以游客數量和資金支持來衡量的,而非植物收集、科學研究和植物保育,應當聚焦于如何減少物種的瀕危問題。“我認為植物物種多樣性的不斷減少是非常緊要的問題,各植物園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廖景平看來,中國植物園有130年歷史,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全國三分之二的本土植物以及40%的珍稀瀕危植物,都被保存在植物園內。“大眾對植物園的理解過于狹隘,植物園并不是只具有觀賞及教育的作用。”廖景平表示,按照作用類型來劃分,植物園可以分為四類,分別為觀賞性植物園、保護型、研究型、教育型以及綜合型植物園。每一類的植物園在其側重功能上有所不同,因此其產出也不盡相同。
“從現階段來說,我國的植物園對活植物的研究應用還存在不足。”廖景平表示,不論是仙湖植物園還是華南植物園,在植物多樣性以及本土植物的保護上已經與國際接軌,但是對重要植物資源的發掘和利用依然不夠。
廖景平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植物園將進入科學植物園的階段,其多樣性將大大助推生物產業的發展,也會有更多的植物產品進入百姓生活。“深圳地處南亞熱帶地區,具有特別好的氣候條件,環境條件,可利用產業優勢,積極打造科學植物園。”
編輯:dengzhuzhu
相關閱讀
中國植物園集錦(四)——華南植物園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園就是一睹植物們風采的最佳地點。由于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差別,不同地方的植物種類、形態和生長習性各有不同,所以各地的植物園都自己的特色植物。而且,植物園不僅在向普通人普及宣傳植物知識,同時還承擔著保護植物多樣性等植物研究任務。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各地的著名植物園: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