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園區年底掛牌
白水江野生大熊貓。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
記者從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園區籌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推進當中,年底將舉行掛牌儀式。
據了解,《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近日獲得國家正式批復。方案將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的野生大熊貓種群高密度區、大熊貓主要棲息地、大熊貓局域種群遺傳交流廊道合計80多個保護地有機整合劃入國家公園,總面積達2713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4348平方公里,草地738平方公里,耕地434平方公里,建設用地59平方公里,其他土地1555平方公里。劃入部分在功能分區上主要分為三大板塊:核心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和科普游憩區。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定位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域、生態價值實現先行區域、世界生態教育展示樣板區域,將承擔強化以大熊貓為核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探索可持續的社區發展機制、構建生態保護運行機制、開展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等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園區是大熊貓分布的重要區域,總面積2571平方公里,其中,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119平方公里,潛在棲息地面積約900平方公里,占我省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的59.3%,野生大熊貓數量111只,占全省野生大熊貓總數84.9%。涉及2個自然保護區、2個林場。園區主體面積主要是由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甘肅省裕河省級保護區構成。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全國國家公園總體發展規劃》,發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組織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綜合評估,認真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詳細】
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
據悉,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頂層設計方案已經提出,將設【詳細】
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
記者從13日上午從國新辦舉行的第三次石漠化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掛牌近一年來,國家林草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國家公園設立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辦在北京召開《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專家論證會。來自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IUCN中國代表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