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易患病的植物:
常見于白鶴芋、鵝掌藤、綠蘿、發財樹、鴨腳木等,種類廣泛,幾乎所有植物都有可能被感染。
2、患病原因:
植株種植過密、通風不良及水分失調,或葉片日傷或肥傷發生較為嚴重。當植物生長能力稍差或環境適宜發病,病原菌會由傷口或自然開口侵入,濕度高病斑會溢出黏狀物,為病原菌分生孢子。
3、治療方法:
常見病害,尤以高溫多濕的環境為甚,發生時可利用適合藥劑經稀釋過后,于病害好發時期噴布全株。在環境改善方面,注意通風透光,并加強肥培管理,減少氮肥施用量,可提升植株之抗性。
4、適合的藥劑推薦
(1)波爾多液
波爾多液系統性殺菌劑,施藥方式是扦插或分株后施藥一次,至全株濕潤。
(2)多菌靈
多菌靈是預防性藥劑,以抑制病原菌呼吸達到殺菌效果,也可治療疫病病害,預防效果極佳。
第四名:疫病
雨季來臨時,植物葉片經常出現褐變,后來呈現好像被熱水燙傷的大斑塊,嚴重還會腐敗,該怎么辦?
疫病
1、容易患病的植物:
常春藤、蕨類、合果芋、椒草、綠蘿、蔓綠絨、巴西鐵等。
2、患病原因:
喜好在溫暖潮濕的氣候發病,葉片、蔓莖及全株均有可能被感染。栽培介質帶菌、扦插苗床帶菌、土壤與空氣濕度太高,均為疫病猖獗的主因。
3、治療方法:
全株噴灑適當稀釋過的亞托敏,可收良好預防效果。在環境改善方面,此病好發于梅雨及臺風季節,最好保持良好通風,避免介質與空氣濕度過高。
第五名:介殼蟲
植物的莖葉基部,常常聚集一堆堆白白圓圓像綿絮般的東西,久了葉片會泛黃、落葉,該怎么辦呢?
介殼蟲
1、容易患病的植物:
鴨腳木、觀賞鳳梨、發財樹、火鶴花、蔓綠絨、綠蘿等。
2、患蟲害原因:
陰濕和通風不良的環境,會吸引介殼蟲群聚吸食植株汁液,這種蟲害以春、秋兩季涼爽無雨的氣候最容易發生,其分泌的蜜露還會招引螞蟻共棲。
3、治療方法:
初期可用醋或酒精擦除,嚴重可直接剪除患病處,讓其長出新枝葉。環境方面注意通風,發現蟲害立刻刷除,再以清水沖凈。
第六名:蝸牛
下雨過后,看到小小扁扁的螺,爬在葉子上啃食葉子和嫩莖,使得植物枝葉出現殘缺,該怎么辦呢?
蝸牛
1、容易患病的植物:
蝸牛食性雜,在觀葉、葉菜類、香草、花卉和草皮植物都會發生。
2、患蟲害原因:
蝸牛存在于長年陰濕的環境,天氣晴朗時縮入殼中,地棲于陰暗多濕的植物基部,取食和活動多在夜間進行。蝸牛出現危害與雨量、濕度呈正相關。
3、治療方法:
可直接用手抓除,若數量太多可使用聚乙醛藥劑防治(放一些鹽在盆旁邊也可以)。環境改善方面注意保持通風,如果有枯枝敗葉要隨時清理切勿堆積,可有效減少蝸牛生存。
第七名:毒蛾
葉片或葉背有很多黃黑相間的毛毛蟲,顏色非常鮮艷,它們都群聚啃食葉子或嫩枝,該怎么辦呢?
毒蛾
1、容易患病的植物:
薰衣草、迷迭香、天竺葵、鴨腳木、發財樹等。
2、患蟲害原因:
溫度適宜,毒蛾終年可見,它們以幼蟲期越冬,春天轉暖開始發生,初夏發生達到高峰。成蟲晝伏夜出,產卵于植株葉上,孵化后幼蟲啃食葉子或嫩枝。
3、治療方法:
發現卵塊或甫孵化幼蟲,立刻摘除銷毀,嚴重者可以敵殺死乳油防治。環境改善方面可適時修剪以消滅聚集的蟲只,并經常清理雜草及樹皮裂縫。
第八名:斜紋夜盜蟲
在葉背或少日曬的葉面,發現有著灰綠色斑點的蟲,啃食嫩葉使得葉片出現蟲孔,該怎么辦?
斜紋夜盜蟲
1、容易患病的植物:
網紋草、綠蘿、鴨掌木、竹芋、彩葉芋、紅掌等。
2、患蟲害原因:
斜紋夜蛾因晝伏夜出俗稱夜盜蟲,成蟲產卵于植株,孵化后幼蟲啃食葉子或嫩枝,猖獗時甚至將植株啃盡,因食量大、行動快也叫大吃蟲或行軍蟲。
3、治療方法:
發現卵塊立刻摘除銷毀,以絕后患,嚴重者可以滅殺斃乳油或氰戊菊酯乳油防治。
要經常清理枯枝敗葉、雜草,減少棲息隱蔽,并以誘蛾燈輔助誘殺成蟲。
第九名:鳳蝶幼蟲
在葉片上面發現灰綠色帶點褐斑的蟲,啃食嫩葉且食量驚人,使得葉片出現了蟲孔,該怎么辦呢?
鳳蝶幼蟲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