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端:可持續的環境與花園里的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許多人常問,新加坡是如何實現清潔、綠色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的呢?新加坡如何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并成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的呢?
我跟各位分享一下過去50年新加坡環境持續發展的歷程。要實現清潔、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環境,最關鍵是要擁有一個明確的愿景,新加坡的愿景是要實現一個清潔、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環境。一個良好優質的生活環境不只是為了我們這一代,而是以后的世世代代,干凈綠色的環境正是吸引和留住外資和外來人才,但是更重要的是愿景,必須從國家最高層開始,并持續地投入,不然的話是無法成功的。為了實現這個愿景我們需要政治上有能力、遠見和智慧的領導和決心。1965年新加坡采取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做法,我們這種做法并沒有以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發展,這三個務實的發展包含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中,早在60年代,新加坡已經開始了可持續發展,只是當時并不叫可持續發展,這無疑顯示了新加坡領導層的眼界。
為了將愿景轉為現實,新加坡依靠了三個主要政策:一是長期規劃,包括了城市綜合規劃,創建城市管理系統;二是政策和科技不斷革新;三是務實和有效的方法來響應不斷變化的要求、需求、態度和期望。
發展區域和鄰里公園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趙泰東: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環境造景學科教授、韓國綠地生態學會會長趙泰東先生發表了題為《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江陵市交通廣場為例》的主題演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