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端:可持續的環境與花園里的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要實現這個愿景,新加坡也采取了六個基本原則:
一是在源頭空氣環境污染,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則,許多城市采納了先發展,后清理的理念和做法,這個政策帶來的環境污染不僅昂貴,而且已經造成了環境的傷害,因為這個政策并不實際。
二是污染者付款的原則。這是一個基本合理的原則,盡管這個原則為大眾所知,許多城市執行了環境策略中卻無法表現出他們對該原則的理解。
三是預先制止環境污染并提早采取行動。預防勝于治療,因此這個原則也至關重要。這個原則可以幫我們預測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并且提早采取行動,以防發生環境破壞。
四是努力創新與發展科技。新加坡是一個小型島國,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為了保護環境,新加坡依賴創新和科技。
五是新加坡基本上是沒有天然資源的,新加坡所有的能源需求都是進口的,新加坡制定了垃圾回收利用和資源保護的政策和資源保護方案。
六是培養環境主人翁。新加坡屬于所有人民,不僅僅是環保局或是政府的,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新加坡人民都有責任為新加坡創造一個清潔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環境(而盡一己之力)。
此外,新加坡也制定了五個主要策略,包括在土地規劃中納入環境因素,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對環境立法,進行環境保護相關的教育。
第一個策略是在土地使用的規劃中納入環境因素。在新加坡所有環境考量從一開始便納入綜合突然使用規劃,這種方法是很關鍵的,因為它堅定了發展全面和環境有效管理的基礎。
新加坡把環境因素納入土地使用的規劃。
第二個策略是完善環境基礎設施,這是避免環境受污染的重要關鍵。所有的活動和發展都會產生垃圾和污水,正因為如此提供可以處理垃圾和廢水的環境基礎設施很重要。
第三個策略是為環境立法。在環境立法與執法方面,新加坡利用務實和漸進的方法來控制污染。如果沒有人使用,就算擁有最好的環境基礎設施也是沒用的,因此必須立法、執法來確保這一點。新加坡不會制定無法執行的環境法規,因為這是對法律的嘲笑和不尊重。
第四個策略是監測環境,包括水和控制質量監測,主要目的是評估污染性質和嚴重程度,評估控制方案是否適當和有效,審查政策和標準的趨勢,規劃今后的土地利用,環境的污染控制和可持續性。
第五個策略是進行環境教育。(在這方面新加坡)采取了三個層面的措施,一是宣傳,宣傳環境政策和計劃,并且提出原由以及益處;二是公眾參與,開展與計劃有關的活動,目的是獲得居民的參與,居民通過參加活動對計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認可計劃;三是授權,也是服務與權益,喚起人民的自覺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層。對于新加坡來說,要喚起全國人民對環境所有權的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就好象一場沒有重點的馬拉松賽跑,最重要實現的使命是要讓每一個公民對環境有責任感。
盡管新加坡在環保工作方面做得不錯,但是還不是完美,新加坡未來還需要克服很多挑戰,達到更高的標準,提高居民的意識,培養更好的行為。新加坡實現環境可持續性還有一定的距離,還有一段路要走。
新加坡未來有六個挑戰:
1.新加坡是一個小島國,面積只有720平方公里,盡管新加坡通過填海,從周圍海域開墾了一些土地,但是擴展的面積并不顯著。
2.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3.新加坡自然資源有限,基本上沒有自然資源,連吃水都要從馬來西亞進口。
4.新加坡的高消費水平,隨著新加坡經濟的增長,新加坡人變得越來越富裕,消費業相應增加,新加坡購買的東西越來越多,而拋掉的垃圾也更多。
5.國人對環境的要求提高了。新加坡人現在擁有更好的教育,并且更廣泛的出行,新加坡人更容易接觸到其他國家的環境問題和做法,使其環境意識有所提高。
6.更高的國際社會期盼。隨著新加坡在環境方面保持良好的績效,全球對新加坡也會有更高的期望,希望新加坡在全球的舞臺上能夠做得更多。
人口增長和經濟繁榮有利于新加坡,但是也對環境帶來了更多壓力,更多污染,新加坡如何能夠管理好,新加坡還可以做一些什么,50年后的新加坡將會什么樣?
之前提到的6個挑戰,決定了新加坡未來50年環境的持續性,還有兩個關鍵的挑戰,分別是氣候變化和民眾的過于自滿狀態。氣候變化將帶來天氣的惡化,并且造成嚴重的洪水和干旱,就以干旱來說,干旱將會給新加坡來很嚴重的問題,如果無法改善嚴重的干旱現象,將會對國家造成重大的傷害。在國際上,我們可以找到石油或者是天然氣,但是無法購買水源,因為氣候變化我們依靠過去干旱,無法預料干旱的情況,為了保護水資源,大家要建造應付危機的項目,有了萬全的準備,危機降臨時,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
第二個挑戰是民眾的自滿狀態。對新加坡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許多年來新加坡有源源不斷地水源供應,為國人帶來水源充足的假象,致使水源規劃固步自封,國人對水源的需求意識將消退,這樣以來做再多的工作也無法滿足大量跑水的情況。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出現了自滿驕傲的情況將可能成為社會的隱患。這么驕傲會導致社會裹足不前,人民應該居安思危,讓水源短缺作為新加坡人面臨的一個挑戰。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趙泰東: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環境造景學科教授、韓國綠地生態學會會長趙泰東先生發表了題為《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江陵市交通廣場為例》的主題演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