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店鎮:打造宜居宜業“林業特色小鎮”
立秋過后,走進大同市南郊區古店鎮,滿眼綠意生機盎然,空氣清新令人陶醉,沿著小鎮西部的雷公山向下望,滿眼都是層巒疊翠的綠色,中間點綴著紫丁香、金葉榆等鮮艷的花朵,蔥蘢的綠樹和嬌艷的花海讓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暑熱都減淡幾分。
趙家窯水庫和孤山水庫的碧綠湖水像小鎮的“綠肺”,持續不斷地滋潤著這片土地,萬泉河涌出的泉水清澈見底,在小鎮中部蜿蜒流淌,成為澆灌和哺育這方兒女的“母親河”。
綠色發展:青山也是金山銀山
古店鎮地處大同市東北部,與內蒙古相鄰,是典型半山區農業鄉鎮。歷屆黨委、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忘改善生態,素有植樹造林的傳統。新一屆黨委、政府更是秉承“綠”字發展戰略,在封山育林、廣播新綠的同時,大力發展林業經濟,走出了林業育苗、苗木培育、苗木銷售這條綠色發展的道路。
同時,該鎮創新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依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吸引企業、外商、個人投資參與古店小鎮的建設,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業、個人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目前,古店鎮森林覆蓋率達到64.2%,森林總面積80636畝,建成育苗基地上萬畝,培育楊、柳、松等8大類20多個品系的苗木,培育出的林業產品,近處銷往內蒙古豐鎮市、烏蘭察布,大同縣、陽高縣、天鎮縣,遠處銷往河北、北京、寧夏、甘肅等省市。
綠色致富:農民也是園藝大師
古店鎮育苗基地的苗木種類多、品質高,是我省乃至全國知名的苗木培育基地,各村靠育苗發家致富的村民更是舉不勝舉。
其中,孤山村全村種有1000多畝云杉,是全國最大的云杉培育基地,云杉品質享譽國內。山底村270余戶村民,12年來,每年苗木銷售收入600多萬元,戶均收入將近3萬元。而北榆澗村、宋莊村等村發展旱地油松、樟子松林業產業,銷售額可觀。在輸出苗木的同時,該鎮農民還向周邊地區輸出育苗技術,林業產業已經輻射到大同市新榮區、內蒙古豐鎮市等周邊地區,成為帶動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育苗核心區域,僅新榮區花園屯鄉的旱地油松、樟子松、丁香等苗木種植面積就達到上萬畝。
該鎮還引導農民由單純的苗木輸出,向更高層次的景觀樹木、花卉輸出,農民們實現了從糧農-林農-花農-園藝師的華麗轉變,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范本!
綠色旅游:古跡也要披綠裝
“我們引以為傲的不僅僅是生態環境,還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古店的發展目標就是融合產業、旅游、文化,打造宜居宜業、別具一格的林業特色小鎮。”提起古店鎮今后的發展,鎮黨委書記郭恒勇充滿信心。
該鎮在見證蒙漢民族熄戰、互市繁榮經濟的亮馬臺,建造了四個景觀亭、一個街心公園,種植了四個桃花山、四個杏花山,打造了占地3萬畝的運動休閑主題公園。
亮馬臺山勢奇秀,丘陵起伏,環境優美,建有山地車專業賽道2條,業余賽道3條,小輪車賽場1個,松林之間還建有長度約十公里的山地車賽道,深受周邊地區騎行愛好者的青睞。去年,2016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大同亮馬臺站賽事在這里成功舉辦,今年7月16日,山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山地自行車資格賽暨2017年山西省山地自行車冠軍賽又在這里拉開戰幕。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麗江第一村:人杰地靈的清水古鎮
清水古鎮又名清邑、清水驛、清邑街,位于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狹長的干熱河谷平地。從邊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漢文化積淀之深;從人才開發之多及自然村落綿延之大等諸多方面評價,堪任"麗江第一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