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生泉:生態城市與海綿城市
建海綿城市首先要保護城市生態系統
下面講一講城市雨水和海綿城市的問題。先看一下美國的經驗,最佳的實踐管理和可持續管理。水是整個生態系統里面所有的循環鏈條,有垂直的。蒸發、降雨、吸收、植物的生長有水平的匯流,大海到陸地上來,有海洋性氣候、陸地性氣候,所有的生態過程都是在水里面進行,如果把水文的過程打斷了,生態的鏈條就某種程度被打斷了,生態系統就很難平衡。我們通過雨水管理,希望把這個鏈條重新建立起來,恢復到原來鏈條的狀態。
定向開發是海綿城市非常重要的目標,海綿城市是講水的管理,我們希望城市建設前和建設后對水環境的影響,對徑流的影響不要大于開發前的15%。什么地方都可以做海綿城市,定向開發還有產業的問題,不僅僅是水的問題。海綿城市的基本模式,原來是靠排,大部分水都排掉了,現在我們希望下滲,排的比較少。在沒有建設城市之前也會發生洪澇災害,我們希望水文的開發對徑流的影響不要大于開發前的15%。雨水的自然利用、污染物的控制,不同城市不一樣,上海主要是做峰值和污染物的為主導,咱們這邊雨水資源的利用相當重要,污染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上海的城市內部,建筑區內部的河流80%的污染是由于雨水徑流造成的。為什么?上海市中心里面每個月降塵大概是4噸,因為上海靠海,污染物的控制、徑流的控制非常重要。海綿城市講的是"滲、治、蓄、凈、用、排",這六個字里面,不同的城市,生態是不同的。上海的徑流量是80%,年徑流污染控制率新建大于80%,改建大于75%。為什么控制的這么多?因為上海年降水情況和降沉,它通過雨水出去的徑流到河流里面對上海的市內河道的污染,當然上海有很多過境水不能算。大家要做海綿城市,你們的目標是什么,要做研究。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治、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海綿城市首先是對城市的生態系統進行保護,然后做城市內的低影響開發。所以首先是保護水資源的敏感區,還要明確開發策略、重點區域。海綿城市規劃中首先是目標和指標,通過模型計算,城市的目標和指標是什么,不同的城市是不一樣的。雨水資源的收集率是多少要算出來,能不能通過水源涵養和雨水的收集為衡水湖提供一些水源。
上海海綿城市的技術有很多,上海試點是在臨港新城,對主城區域不同的小區、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地區做了源頭的削減和改造方案,不同的地區方案是不一樣的,采取了不同的技術措施。上海的技術跟咱們這邊不一樣,差距很大,北京的技術都很難直接拷貝過來用,要做一些轉化。
時間關系就談到這兒。謝謝大家!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趙泰東: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環境造景學科教授、韓國綠地生態學會會長趙泰東先生發表了題為《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江陵市交通廣場為例》的主題演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