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景觀水平過程在濕地公園生態適宜性分析與景觀規劃中的思考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原副局長汪輝發表了題為《景觀水平過程在濕地公園生態適宜性分析與景觀規劃中的思考》的主題演講。他提出,生態規劃最終要是一種和諧的規劃,他介紹了英國著名園林設計師麥克哈格的垂直過程生態規劃方法,結合自己的幾個案例,提出要對景觀格局進行分析,最后形成疊加的圖,才能更為科學地對土地利用進行規劃。
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原副局長汪輝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以前我做過很多設計,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是研究層面的思想。
關于人與環境關系的探討
人和環境的關系不展開講,總而言之生態規劃最終要是一種和諧的規劃。怎么樣和諧,就需要做生態規劃。生態是關系學,是人和環境關系的問題。生態規劃是怎么樣把人和環境的關系做好,生態規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只不過大家在生態規劃中采用的方法、手段、策略和技術不一樣。目前在生態規劃中,尤其是在景觀園林、景觀規劃有兩種方法,今天探討一下。這兩種方法很有意思,而且它們角度不一樣,但都是朝著人和土地利用、人和自然相互和諧的方式來考慮的。
垂直過程的生態規劃方法
(英國著名園林設計師)麥克哈格(創立了)垂直過程生態規劃的方法,他寫了一個很著名的書叫《設計結合自然》,麥克哈格把人的規劃和自然貼合在一起,他最出名的方法是千層餅法,用千層餅法來展示很多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告訴我們怎么樣把環境規劃得更好。介紹其中一個案例是麥克哈格與俾斯麥陵園大道的工作。要連接兩個城市之間是道路,選擇哪條道路最適合行走的路線,而且對自然的破壞最少。麥克哈格有什么秘訣呢?他用了疊加法。什么概念?從兩個城市之間會有一些自然的因子,這些因子包括坡度、地質、土壤排水等等。比如說這條路從A地到B地的話,要經過的坡度最緩的話,修復是最適合的。如果這個區域地質條件不好,就不太好修復,如果這個區域自然植被很好,修復的話就會破壞生態環境。把這樣的例子做了不同顏色的圖,從深到淺的圖。淺顏色的代表最適合的,其他的因子都是根據實際的程度畫了圖,根據坡度畫成一條線,把A和B連在一起,也可以用其他因子,這些圖都不行。最后做的工作是把所有因子的圖,由不同深淺顏色合成一張疊加的圖。
剛才展示的是自然的價值,還包括社會價值,比如說通過歷史價值、森林價值、水的價值、風景價值等,通過深淺的圖畫成因子,這些因子有的適合,有的不適合,也是用深淺不一的顏色把它表達出來。最后做了總的疊加圖,把所有的因子都是用透明的膠片做起來,把圖疊加起來,最淺的這部分用線連起來,認為這個地方就是最適合修復的道路。
為什么稱之為垂直過程?為什么稱之為千層餅法?是因為把各種因子的圖片疊加在一起,像千層餅一樣,所以我們稱之為垂直過程。經過很多年的發展,技術非常強大,這種疊加法非常普遍,大家都在用。
我們在做濕地公園的時候,很多案例都采用類似的疊加法,也是對很多因子進行分析。我們做了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濕地研究,也采取了因子的疊加,疊加之后形成了綜合的疊加圖,提出了土地應用開發的意見,包括以前在《中國園林》發表的一篇文章,也專門講了這塊區域生態敏感性的分析,也采用了不同的因子進行加權,形成疊加,最后形成了土地利用的合理用途。這個疊加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是有爭議的,有不少專家,不少學者通過發表的文章說了。最大的爭議認為,這種疊加方式相對比較機械,因為生態過程是活動的,從A區域跑到B區域,水是流動的,物種會從A點跑到B點。比如說我還是用俾斯麥大道的方法,比如說M城市,通過疊加找到1這種淺顏色的這條線最適合,2這條線也是較為適合,很可能會出現這種結果。也有可能在這個區域里面有某一個物種,這個物種在這個區域里面是關鍵種,在生態系統里面食物鏈里面,這個物種一旦毀掉,這個生態系統就會毀掉。比如說這個關鍵種的棲息地A,也可以在B,換了這條路,等于把A和B的棲息地之間的關系打破了,這樣的話這個物種就會受到重大影響,導致這個區域的整個生態系統受到重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機械的采用垂直方法的疊加法,有可能會出問題。實際上也有專家和學生提出了爭議,到底怎么解決呢?福爾曼創立了景觀生態學方法,他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已經有中文版,十幾年前還沒有中文版。他提出了景觀生態學的方式,提出了一些理念,比如說斑塊、廊道、基質的模式。在書里提出了一些案例,這些案例對我們還是有幫助的。
分析疊加才能更科學地進行規劃
小結六個案例,景觀生態方法與麥克哈格千層餅方法的共同之處都是追求共生。不同之處,六個案例解決問題的思路、角度與麥克哈格千層餅方法是不同的,即考慮到水平格局,如何保持物種的“疏通性”,研究方式不同。我們想怎么樣更好地把麥克哈格有局限性的垂直疊加和考慮到物種之間水平流動結合起來,考慮這樣一個規劃。根據這樣的思考,我們在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是南京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在南京市江寧區的濕地,我們考慮到怎么樣通過水平格局的方式和垂直方式的疊加,形成更好的土地利用規劃。我們的文章發表在一個雜志上了,這是我和一個同事合作的成果。我們用麥克哈格類似的方法,我們選了很關鍵的物種,基于水情保護的濕地公園是最重要的關鍵種,我們是以鳥類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發現,這個區域內紅色是鳥類的低適應區,綠色是鳥類的高適應區。按照常規的疊加分析,這個工作就完成了,就可以對濕地公園進行開發利用了,但是有一個bug,我們進一步對鳥類的生存環境進行了分析之后,根據景觀安全格局的方式,找到了鳥類的語言,實際上圖上紅色是鳥類的語言,綠色是不同的鳥類的流動方式。這個圖是水平格局的圖。這張圖垂直和水平進行疊加,疊加之后就發生了很奇怪的效果,我們發現原來作為比較適宜建房子的地方正好是鳥類穿行的通道。如果做城市土地開發利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作為保護性的濕地公園來講就有問題了。我們認為,要對關鍵的生態流進行分析,對景觀格局進行分析,最后形成疊加的圖,才能真正地更為科學地對土地利用進行規劃。
編輯:dengzhuzhu
相關閱讀
孫發政:水土生態的哲學思考
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是由生物和環境系統共同組成,植被是第一性生產者,是生物系統的關鍵因素,水土是環境系統的主導因素。【詳細】
橋梁景觀的創作與思考
分析城市地名中的景觀類型可以發現,橋梁景觀幾乎每元必中。很多橋梁雖早已不存,但其影響作為地名還延續至今,可見橋梁不僅對現代城市景觀有重要意義,而且其景觀的歷史影響綿延不息。【詳細】
關于特色小鎮的十一條思考方向和見解
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下簡稱“三部委”)聯合發出的《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后,各省市也提出各種自己關于特色小鎮的口號和目標。【詳細】
論壇:綠色呼叫中心設計的思考
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對綠色建筑的定義,綠色呼叫中心是指在呼叫中心的設計、施工、運營階段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呼叫中心組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