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柯克伍德:海綿城市:理論、實踐、項目
海綿城市在中國和美國的實踐比較
首先,舉一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例子,這個項目是由新肯辛頓社區發展公司與費城水利部合作發起的,這是具有雨水管理策略的總體規劃,包括綠色屋頂,多孔鋪路(透水性鋪裝)、草甸、雨水花園等,這個項目的意義通過設計良好的通行道,建設一部分防潮綠色空間,將街道的活動空間重新帶回了這個場地。費城的這個場地包含了38.4平方公里的不透明的表面,項目在25年內整個工作預算是24億美元,規劃和設計的方法都是自上而下的,也有來自當地公民的聽證參與,采用了PPP模式,相較于中國,這里的整體性項目是比較少的。
美國費城項目案例
(中國深圳市)光明新區海綿城市在2005年被規劃成了綠色城鎮,這座城鎮對基礎設施發展各個方面都制定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計劃中有超過40個綠色計劃和指導方針,海綿城市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這個項目的規模是整個大城市的發展,共有14.89平方公里,在海綿城市方面的預算只有127.4萬美元,是一個不太有公眾參與的自上而下的項目,許多項目都是誕生在國際設計競賽中,相對于美國,這里有更多的項目。
中國深圳光明新區項目案例
最后再次展示了關注水資源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新奧爾良城市以及休士頓在重新思考他們的未來時,不能也不應該脫離海綿城市的原則、實踐和項目。海綿城市是否能在中國有一個良好的推行和實施,讓我們拭目以待。
謝謝大家!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趙泰東: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環境造景學科教授、韓國綠地生態學會會長趙泰東先生發表了題為《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江陵市交通廣場為例》的主題演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