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游客體驗——美國Surly啤酒廠和啤酒花園設計
三個啤酒園區容納多種好客風格(桌服務或窗口和漫游)和許多程序的可能性。啤酒花園中的樹林里面有很多坐凳和休息的地方,而且在坐凳周圍設置野餐桌和火盆。樹林緊挨著一個水陸兩用的劇場,這個劇場是臺地狀的,這個演出空間的觀眾席有很多坐凳或者在大草坪。碎的花崗巖表面非常有質感,經久耐用,桌椅和其他家具是可以移動。樹林和劇場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溢出花園(Spill Garden),一片可以散步的草地、多年生植被和生火坑,這些給參觀者留下了探索園林的空間的樂趣。整個啤酒花園被圍墻和濃密的雪松樹籬。這樣處理有利于整個花園的安全而且能創作出一種探索發現的什么感。
材料
花園建設中使用的材料是體現SDBBG的視覺、文化和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棕地土壤被收集分級以確保最小的土方施工量。設計團隊與咨詢師緊密合作種植草坪,確保組合的土壤能承受啤酒花園人行道交通的壓力。對現存的混凝土建筑有選擇性的拆除過程要分別對待,這需要和承包商協商,并且將這些建筑按照規模和類型進行分類。所有入口的地方都有混凝土路面,并且種植鄉土植物,以增強這個區域的質感。中心廣場入口現存的基礎墻體被保留下來,讓參觀者有一種歷史遺跡的感覺。墻體和混凝土故意設計為彼此交織,這體現了工業遺存的感覺,同時也是非常經濟和環保的一種做法。
環境影響
該項目的建設標準遵循LEED的標準。項目中有很多"綠色"特征是不同模式和交流過渡區之間的聯系,也是明尼阿波利斯公園和圣保羅市區的聯系。啤酒廠重新開發了一個“棕地”工業區、污染區,并用一些現存的可回收/再利用/再處理的材料進行景觀設計。這些設施將現存的城市景觀變為有花園的社區設施和集會、零售、娛樂場地。作為居住區第一個再生“綠化”項目,這個花園是為了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催化劑。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景觀設計副總監,致力于園林景觀規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