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造林綠化和濕地保護專項實施方案出臺
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今年石家莊市森林覆蓋率要達到39.9%以上。近日,《石家莊市造林綠化和濕地保護專項實施方案》出臺,明確了石家莊市造林綠化的重點任務和目標。
造林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在這一工作中,石家莊市將以大造林、大綠化為抓手,以示范工程建設為突破口,堅持林果并重、增林擴綠與管理增效相結合,突出抓好太行山生態綠化等生態綠化工程,確保到2020年石家莊市森林覆蓋率達42%以上。
2017年,石家莊市將完成造林綠化任務70萬畝,其中完成人工造林40萬畝、封山育林30萬畝,石家莊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9.9%以上;2018-2020年,每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不低于14萬畝。同時,加強濕地保護和修復,濕地面積不少于49.47萬畝。
按照上述主要目標,石家莊市將全力完成環城綠化、西部太行山生態綠化和北部“三河綠化”等九項重點任務。
環城綠化工程:在已經完成環省會經濟林帶建設的基礎上,通過補植補造、加強管護提高造林綠化成效。通過強化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西部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在西部太行山8縣(區),通過實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實現太行山區綠化全覆蓋,構建京津冀生態功能支撐區。規劃完成造林130萬畝,其中2017年規劃完成造林65萬畝。
北部“三河綠化”工程:在石家莊市北部的滹沱河、大沙河和磁河(木刀溝)等3條河流兩側沙灘地,各栽植500米寬生態防護林帶,在市區北部營建生態功能完備的生態防護林體系。
通道綠化提升工程:對石家莊市境內7條高速公路、1條高鐵、4條國道、33條省道共計44條綠色通道,實施綠化完善提升,通過補植補造、美化改造,全面提升綠色通道林帶建設水平,打造綠美廊道。
濕地保護:完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科普宣教體系和監測評估體系。完善濕地保護基礎設施,對重要濕地進行保護和生態修復。加大執法巡查力度,嚴厲查處侵占濕地的違法行為。到2020年,確保石家莊市濕地面積不少于49.47萬畝。
地下水壓采綜合治理試點林業項目:2017年,石家莊市地下水壓采綜合治理林業項目完成造林任務3.65萬畝,涉及藁城、深澤、晉州、無極、新樂、高邑、趙縣、元氏等8縣(市、區)。
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2017年,將完成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造林任務0.4萬畝,涉及無極、趙縣和深澤等3個縣。
防沙治沙工程:2017年,完成防沙治沙工程任務0.26萬畝,涉及藁城區。通過實施防沙治沙造林項目,使東部重點地區土地沙化現象得到改善,提高省會的大氣環境質量。
村莊綠化及農田林網建設:2017年,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營建環村林帶,完善提高平原農田林網,完成造林0.69萬畝,提高平原農田林網防護能力。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河北大廠:撬動造林綠化社會資金超10億元
大廠回族自治縣在造林綠化中,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引導企業、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面資金投入林業生態建設,吸引了綠美明靜、北京星河園林等11家公司、8家大戶及廣大群眾自發造林,共撬動社會投資10.3億元。【詳細】
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
我國濕地保護率達49.03%
濕地通常是指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中國的濕地資源豐富,城鎮濕地發揮著洪水控制、水源供應、廢物處理、綠色空間和生計來源等多種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承載著城市豐厚的人文積淀,為宜居城鎮創造條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