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印發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對新形勢下濕地保護修復作出部署安排。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對全區濕地資源實行面積總量管控,逐級分解落實,實行全面保護。確保到2020年,全區濕地面積不低于9000萬畝,其中自然濕地面積不低于8818萬畝,濕地保護率提高到35%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成員承擔主要責任,要將濕地面積、濕地保護率、濕地生態狀況等保護成效指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
《實施方案》明確了濕地分級管理體系、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健全濕地用途監管機制、建立退化濕地修復制度、健全濕地監測評價體系、完善濕地保護修復保障機制等六項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分別從組織領導、法律法規、保障經費、科技支撐、宣傳教育等五個方面為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修復制度的實施提供了強力保障。
《實施方案》的出臺,對內蒙古自治區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今后一段時期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內蒙古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對新形勢下濕地保護修復作出部署安排。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對全區濕地資源實行面積總量管控,逐級分解落實,實行全面保護。確保到2020年,全區濕地面積不低于9000萬畝,其中自然濕地面積不低于8818萬畝,濕地保護率提高到35%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成員承擔主要責任,要將濕地面積、濕地保護率、濕地生態狀況等保護成效指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
《實施方案》明確了濕地分級管理體系、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健全濕地用途監管機制、建立退化濕地修復制度、健全濕地監測評價體系、完善濕地保護修復保障機制等六項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分別從組織領導、法律法規、保障經費、科技支撐、宣傳教育等五個方面為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修復制度的實施提供了強力保障。
《實施方案》的出臺,對內蒙古自治區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今后一段時期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
我國濕地保護率達49.03%
濕地通常是指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中國的濕地資源豐富,城鎮濕地發揮著洪水控制、水源供應、廢物處理、綠色空間和生計來源等多種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承載著城市豐厚的人文積淀,為宜居城鎮創造條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