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鄉村旅游規劃模式解析
?。ǘ┼l村可持續發展與鄉村發展規劃
鄉村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要以鄉村為載體努力尋找出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至于對后代人的發展需求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道路。鄉村是我國建制最小的行政地域單元的群體,它既接受周圍城鎮的輻射,又對鄉村居民產生直接的輻射作用,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是城鄉一體化戰略的基本原則。
鄉村發展規劃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過程和手段。在鄉村發展規劃的過程中,要考慮環境、生態和資源的相互協調性,考慮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能力,不能盲目擴大鄉村的規模,也不能讓鄉村以城市為模板進行復制。規劃的重點是考慮如何有效節約用地,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如何提高鄉村規劃設計水平,改變千鎮一面的狀態等,改變鄉村二元經濟結構的現狀,促進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變。鄉村發展規劃恰恰是鄉村可持續發展實現的途徑,鄉村可持續發展是鄉村發展規劃的目的和指導,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三)鄉村創新經濟學與鄉村旅游規劃
鄉村創新經濟學是瑞典延雪平大學商學院維爾特教授等在總結歐洲農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鄉村創新經濟學理論推崇區域社會資本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依據鄉村特有的資源,通過資源整合、城鄉合作發展特色產業。鄉村創新經濟學立足于鄉村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居民點分布及規模等不同特點,按照不同的發展模式和要求,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對鄉村發展進行有區別的規劃,堅持產業發展與居民點體系建設互動協調的理念,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統籌的原則,研究鄉村發展的方向和模式,合理安排生產用地,促進鄉村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鄉村可以根據本身特點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具有時代氣息的新文化,或根據鄉村建筑風格塑造自己的產業發展模式。如,江南鄉村小巧玲瓏的民居、北方鄉村厚實的四合院、華中鄉村封閉的天井和馬頭墻、西南鄉村的木樓竹樓、西北鄉村的窯洞等都直接和形象的烘托出鄉村的特色,鄉村規劃可以根據特有的資源和特色發展旅游業,這是鄉村創新經濟學理論的應用和實踐。
鄉村旅游規劃經典案例
1、成都三圣鄉鄉村旅游規劃
成都市錦江區三圣鄉紅砂村,位于成都東南,距城中心約30分鐘車程,區位優勢明顯,被評為四川省首批國家AA級旅游景區。紅砂村花卉種植核心區約1500余畝,分為六大花卉片區,分別是以羅漢松、海棠為主的川派盆景區;以一品紅、雞冠花、仙客來、鳳梨為主的精品盆花區;以銀杏、紫薇、香樟、水杉為主的苗木種植區;以百合、劍蘭、菊花等為主的鮮切花區。經過改造翻新的200多戶極富川西民居建筑特色的花鄉農居散落其中,相互依托,各具特色,形成以花鄉農居為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
2000年,三圣鄉紅砂村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和“全國十大重點花卉批發市場”,是成都市近郊鄉村觀光旅游的首選之地。據統計,截至2004年11月底,紅砂村花鄉農居景區共計接待游客已達26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682萬元,人均收入6080元,所有農戶都參加了社保、醫保,享用電話、彩電、冰箱等現代化家電設施,被視為成都市城鄉協調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范例。
2、北京留民營美麗鄉村規劃
北京市有十個鄉村率先有章可循,留民營村是大興區唯一一個先行試點村。留民營村書記指出,在貫徹落實《指南》的過程中,會制定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目標體系,明確創建的內容和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試點鄉村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推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考模式,開展相關研究,搭建交流平臺,提供相關服務等。他還透露,下一步加強美麗鄉村建設的科技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據了解,留民營村是我國最早實施生態農業建設和研究的試點村,被譽為“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留民營依托資源優勢,開創的沼氣“七村聯供”新模式成為國內開發使用新能源的典范。該村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村莊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1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300余萬元,生態旅游成為留民營村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村內已經形成旅游、觀光、接待、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旅游產業鏈?,F有民俗旅游接待戶26戶,集采摘娛樂、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為一體,并推出了“三八席、二八席”特色飯菜。憑借優美的環境,2010年,留民營村獲得“北京最美的鄉村”榮譽稱號。
3、福建龍巖新羅區南卓村鄉村旅游規劃
以"福建·南卓--最美鄉村,林海天堂"為總體定位,打造成一個集古村觀光、鄉村體驗、親水休閑、養生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面向龍巖市新羅區域鄉村旅游與自駕車游客、福建省鄉村休閑與度假游客、新農村專項學習參考游客、福建周邊區域休閑度假自駕車游客等市場資源的鄉村旅游項目,力爭讓南卓村成為新羅區生態文化新村建設的典范、龍巖市鄉村旅游度假開發的典型代表、福建省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
鄉村旅游的興起和發展,對我國改變農村二元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戰略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到,鄉村旅游的利益主體復雜,隨著鄉村旅游數量和規模的不斷發展,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也日漸顯現。因此,只有從戰略的眼光審視、規劃和管理鄉村旅游,加強利益主體的協調與合作,尋求利益主體更多、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點,走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國鄉村旅游才可能深入持久發展,城鄉一體化、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才能實現。
編輯: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