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案例:美國芝加哥雷根斯坦學習園區景觀設計
雷根斯坦學習園區是芝加哥植物園新設的環境探索中心和自然游樂場。這個占地六英畝的園藝園區作為科學園藝中心,為充滿活力的家庭社區服務,提供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體驗,每年游客量超過12.5萬人。該設計促使家庭和各年齡段兒童參與豐富的戶外體驗,例如以探索為導向的學習和游戲,從而更深入了解生態系統。廣闊的花園提供各種自然體驗和探索活動,游客穿梭在草地、戲水小路、石塊、多樣的林地種植和柳枝隧道中。這個再生工程被設想為通向自然世界的門戶,一年四季提供探索與創造的機會。
項目介紹
學習園區通過設置豐富的景觀目的地和戶外課堂,來提供自然教育和并管理公園生態。設計將室內空間與周圍景觀聯系起來,使環境成為環境課程中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園區中課程設置有植物學、烹飪藝術、花園設計、園藝、攝影、觀鳥和健康等。學習園區專注于兒童青少年以及家庭教育,包括自然學前教育、覆蓋幼兒和青少年的夏令營,以及針對各年齡段兒童的童子軍計劃。游客可以在中央空地露營,參加夜間活動,觀察夜行動物、爬行動物等。
作為教育性景觀,公園用充滿吸引力的元素,將游戲和直覺體驗式學習自然地連接起來。大型草坪區域由高原丘陵開始,并通向附近湖泊中的低地噴泉。富有雕塑感的地貌定義了中央空間的特征,保證所有年齡和能力的兒童都能夠安全游戲和探索。起伏的山丘形成一個綠色露天劇場,可以舉辦聚會、晚會等活動。自然游樂園和多感官探索花園讓游客深入了解生態系統和地區植物類型。其他提供生態探索的場所還包括蜂巢和蝴蝶展覽館、作為入口的紫荊樹林、側柏冥想室和鵝耳櫪環形教室。種植上選用了多種楓樹、白楊和多年生植物。
花園周邊種植有各種生態林型和天然林地植物群落,與學習園區中心的元素相呼應。游客可穿過柳條隧道,沉浸在柏木冥想室中,或者在鵝耳櫪環形教室里與他人交流。花園中的其他設施帶領孩子們攀爬石塊,穿過中空的樹干,跨過溪流。這些多層次感官體驗讓游客深入體驗公園的季節變換、晝夜交替。與學習中心毗鄰的公園高地設置有蜂巢、蝴蝶花園、戶外園藝教室等。建筑入口的大露臺上可以俯瞰花園的地貌景色,并開設瑜伽和太極課。蜿蜒的小路繞過挪威云杉和大型琴葉櫟,通向一個帶有火堆、木頭長椅和野餐桌的秘密花園。
溪畔小路、石橋、火堆以及高處露臺的鋪裝設計都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小路采用來自中西部地區的鄉土或本地材料,成為夏季的清涼綠洲。小路中央的巨石噴泉讓所有兒童能夠接觸到水。回收的空心原木經過雕刻,成為兒童爬行、捉迷藏的地點。本地開采的巨石創造了更多探索的空間。花園西北角的雨花園在提供更多探索和學習機會的同時,解決了重要的雨水管理問題兒童空間設計。
園區與兩個現有設施相連,以創造更大的學習環境。東北方向的Grunsfeld生長花園是一處草本和烹飪花園,而西邊的Kleinman家庭灣是針對家庭和兒童的水上學習中心。這三個特色鮮明的學習區從觸覺、嗅覺、感受以及視覺美感等多方面,極大地豐富了芝加哥植物園的教育計劃。
設計愿景強調探索和想象力,為游客提供了擴充心靈、伸展身體的肥沃土壤。雷根斯坦學習園區的概念源于對兒童與自然間關系日益疏遠的普遍憂慮,孩子們更多地沉浸在電子世界中。這個新花園在提供學習場所的同時,鼓勵與自然的接觸,為重新帶領年輕人關注生態環境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