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景觀定位,濟寧濱水濕地公園雛形已現
濟寧高新區海達蓼河三期景觀綠化整治及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50%以上,預計明年6月中旬全面竣工,屆時將建設成為城市水岸公園、生態植物園、體育健身公園“三園一體”的綜合景觀,為市民打造天藍、水綠、自然環境優美的休閑運動綜合體。
三大景觀定位,濱水濕地公園雛形已現
據介紹,海達蓼河三期景觀綠化整治及提升工程,總體分為兩段進行施工,山博路至嘉達路河段為整治段,目前已完成河流清淤和防滲層鋪設,現場施工機械與施工人員正在高標準、高質量進行地形塑造,將在適宜季節開展苗木栽植工程。山博路至濟鄒路河段為提升段,在原有景觀基礎之上進行河流沿岸修繕與綜合治理,該河段兩側已完成園路基礎鋪設,苗木、草坪已全部種植完成。
工程將充分利用近4公里的蓼河自然水域,建設成為城市水岸公園,鋪設大面積沙灘,打造城市居民親水平臺。并按照植物多樣性的原則,以原生態、純自然的綠化風格,將蓼河建設成為生態植物園,并利用蓼河兩岸寬闊的場地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康體設施,讓居民在水岸公園的美景和生態氧吧中進行體育健身活動。
濟寧高新區海達蓼河三期景觀整治及提升工程,位于蓼河整片區開發建設的核心區,建設范圍北起嘉達路,南至濟鄒路,總面積為83.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為24.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園林景觀、康體設施、水景噴泉、雕塑小品等公用設施,該工程運用海綿城市建設體系,建設大面積透水路面,盡可能減少、減緩地面徑流,讓雨水得到最大程度自然滲透。
“考慮到河道不同段落兩側地質性的變化,設計借由河流景觀的再生,建造聯系城市功能的紐帶,單一功能的區域濱水廊道轉為多功能的藍綠交融的區域舞臺。”海達蓼河三期景觀綠化整治及提升工程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更加方便市民的游覽,河岸周邊現已完成停車位的規劃,并且已設計完成自行車騎行、電瓶車觀光與畫舫船乘坐三種蓼河游覽方式。
融入生態理念,打造“荷韻蓮昇”新地標
三季花海形成一步一景的種植效果,以櫻花林、楓葉林、海棠林三大林為主體,大面積成片種植,形成林海的震撼沖擊力,并穿插杏林、桃林、山楂林、美人梅等小眾花葉林及休閑草坪,濟鄒路至開元路蓼河兩岸綠植主要以日本晚櫻為主,山博路至鴻廣路以楓葉林為主,鴻廣路至嘉達路種植大面積海棠樹,嘉達路至孟子大道以染井吉野櫻種植為主。
“白鷺、斑鳩、野鴨……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開始在蓼河中央或兩岸進行筑巢安家。”海達蓼河三期景觀綠化整治及提升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蓼河流域原野生鳥類棲息地不受影響,保障游人安全,將對蓼河中間所有浮島進行加固,并且將在河岸相連處進行隔絕,打造野生鳥類棲息的生態化家園。
蓼河三期將在山博路與鴻廣路之間河段打造湖心“荷韻蓮昇”環境藝術景觀工程,該藝術景觀中心荷花主題雕塑凈高9米,寬度為16.96米,外圈由九組近1米高的小荷花噴泉圍繞,中心主噴泉設計高度為80米,并隨著音樂旋律進行不斷變換,“荷韻蓮昇”噴泉水景建成后,將成為蓼河新區的新型地標建筑。
海達蓼河三期景觀綠化整治及提升工程完工后,將成為引領科技新城空間拓展的紐帶,東部新城發展的脊梁,帶動城市發展提速東進,形成高新區的生態中心區,將更好的提升蓼河周邊的整體環境品質,加快推進蓼河新區的產城融合,使其更加宜居宜業。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山東濟寧召開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會議
近日,山東省濟寧市政府召開全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和國有林場改革座談會議,充分征求市直有關部門意見,專題研究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及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張發堂主持,市政府副市長張繼民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林業局局長朱勇志、副局長王增河出席座談會。【詳細】
濟寧明年高速公路綠化全覆蓋 打造綠色景觀長廊
國省道路、鐵路、高速公路、水渠河流兩側的綠色景觀廊道,是濟寧市“綠色名片”的重要名片。【詳細】
濟寧兩國家濕地公園規劃通過省級評審
近日,從山東省擬建國家濕地公園評審會議上獲悉,濟寧市金鄉縣金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山東泗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的總體規劃通過了由山東擬建國家濕地公園評審專家組的評審。【詳細】
濟寧:倡導"節約型園林" 多種植常青植物
14日,太白樓前的花壇種植了草花,任城區的路口導流島、路邊花壇、花缽等開始種植草花。今年,大部分草花種植區開始改種常年生植物,季節草花栽植面積與往年相比縮減了近三分之二,原本一季需要8至10萬株草花,縮減為不足3萬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