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需要更多“民智”支撐
城市規劃是否合理,誰最有發言權?當然是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市民。《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的編制工作自上周全面啟動以來,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昨日,市規劃國土委邀請幾十位市民和各領域的專家,參加“共想2035——如何讓深圳更美好?”首場公眾參與工作坊活動,請他們為深圳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出謀劃策。受邀市民和專家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分別就深圳“城中村”、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等問題為深圳城市總體規劃發展支招。
深圳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在編制過程中,通過主題論壇、主題工作坊等形式調動公眾參與熱情,擴大公眾參與度,讓市民更好地為規劃建言獻策,體現了政府決策的開放性和科學性。據了解,市規劃國土委近期將陸續舉辦八場《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公眾參與工作坊活動。首場活動結束后,工作坊還將走進社區、學校,邀請更多的專家、市民參與討論。這無疑將為城市總體規劃征集更多良策和“金點子”。
城市總體規劃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發展規模、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實施措施,具有長遠性、戰略性、結構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不能關起門來搞。城市規劃編制要想做到科學合理,從來不是“我說了算”。而是政府、專家、百姓“共同說了算”,廣開言路、群策群議,才能增強規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聽民意、聚民智一直是深圳城市規劃上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早在1986年,市政府就成立了“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由20多位國內外專家任顧問。此后連續多年,深圳每年都召開規劃委員會會議,就規劃中的重要問題咨詢專家意見。當出現意見不統一甚至引起爭議時,決策者充分尊重規劃專家的建議,兩者互相尊重、平等對話,力求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這不僅保證了規劃達到先進水平,也使規劃得到認真嚴格的實施。尊重科學、尊重民意、重視專家意見,由此形成了制度保障。
遍覽世界各地名城——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歷史中行走的羅馬、在花園里游憩的新加坡……無一不是在廣聽民聲、廣聚民智的基礎上規劃建造而成的。反之,在規劃這一環沒有把好關導致失敗的案例也不鮮見。“短命建筑”很多地方都出現過,而道路的“開膛破肚”,在許多城市也頻頻上演,浪費資金不說,更制造了交通擁堵,破壞了美好環境,百姓怨聲載道。這背后,既有對城市發展規律的認識不足,更有規劃設計不到位的因素。
世界著名建筑師貝聿銘說:“我們只是地球上的旅游者,來去匆匆,但城市是要永遠存在下去的。”深圳需按照此次新版城市總體規劃設定的目標,在規劃指引下,走出一條具有深圳特色和示范引導作用的發展道路,讓發展更平衡更充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城市更美麗。
然而,一項規劃從編制到落地,其間有諸多變化因素,甚至會陷入兩難。要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唯有從源頭出發,做好規劃,且盡可能地做到科學、前瞻、合理。怎樣選擇最優方案,考驗的是規劃者的智慧,而規劃者的智慧離不開民智的支撐。充滿民智元素的深圳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值得期待。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