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2017-11-14 09:07:17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有序推進,沿線村落古鎮如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專家認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遺產保護、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三方面問題。
在11月11日舉行的大運河文化帶(滑縣)論壇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遺產保護應被擺在首要位置,在此前提下合理開發。”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慶柱認為,大運河文化本身就是大排檔的文化,是纖夫、基層群眾的文化。隨著時代發展,大運河沿岸的農耕文明印記、碼頭文化元素正在消失,保護和傳承刻不容緩。
維也納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杜海迪表示,運河發展要激活沿岸居民共同的生活記憶。以歐洲多瑙河為例,沿岸鄉村有著魚湯節、音樂節等共同的節慶活動,在帶動旅游業發展、增加就業的同時,又寓教于樂,實現文化的流動。
多位專家表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經濟抓手。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看來,大運河文化帶的復蘇仍需經濟效益推動,將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消費場景有機結合,才能真正盤活歷史。
編輯:guoa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大運河的最上源——白浮泉
歷史上的昌平是一座水脈久、水資豐、水源眾的京華古城。《康熙順天府志》贊昌平山川形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