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4大森林城市群規劃出爐
四川省綠化委員會、四川省林業廳正式印發《四川省森林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2020年)》,這也宣告,四川的森林城市群建設正式啟動。
森林城市群是指具有總量適宜、格局優化和功能完備的以森林、濕地為主的生態系統的城市群。森林城市群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注重區域森林、濕地生態系統更好地在城市之間發揮作用,以及建設成果的共建共享,滿足生態、文化等需求。其建設重點是在城市之間發揮森林、濕地對城市的隔離切割作用,以及恢復森林、濕地斑塊之間的生態連接,重點范圍是在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結合部。
此前,四川已經明確,要全力建設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布局圖
附:四大森林城市群的區域與建設目標
一,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包括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眉山市、資陽市,以及樂山市的市中區、夾江縣、井研縣、犍為縣;雅安市的雨城區、名山區。
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布局圖
該區域已有成都市、德陽市和綿陽市3個國家森林城市,樂山市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該區域內有全國及省綠化模范縣(區)24個,分別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12個、森林公園27個、濕地公園10個、森林小鎮12個。
由于該區域城鎮化率較高,目前主要存在問題為,區域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大多數森林、綠地分布于城市邊緣。城鄉之間、城市之間、主要河流和骨干道路存在大量森林斑塊,城鄉之間、城市之間和主要通道連通性較差。
今后的重點是,在保護現有城市森林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加大對區域內主要河流和骨干道路的綠化建設,有效貫通城市間森林、濕地斑塊,加強城市群生態空間連接。同時,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鎮等建設,增加城市森林與綠地面積,擴大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提高城市生態承載力。
二,川南森林城市群區域,包括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以及樂山市的沙灣區、金口河區、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
川南森林城市群布局圖
該區域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和南緣,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壩,河流密布,水資源豐富。該區域內,瀘州市、宜賓市為國家森林城市。同時擁有全國及省綠化模范縣(區)11個,分別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5個、森林公園20個、濕地公園8個、森林小鎮3個。
不過,該區域內,存在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土壤石漠化危害嚴重,且中心城區人口增長較快,公園綠地面積相對較少。
今后的重點方向是,通過森林城市及森林縣鄉村建設,加強城市森林建設,有效增加城市(鎮)內森林綠地面積。
三,川東北森林城市群,包括廣元市、遂寧市、南充市、廣安市、達州市和巴中市。
川東北森林城市群布局圖
該區域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廣元市、廣安市、巴中市為國家森林城市,遂寧市為省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達州市、閬中市為省森林城市;有全國及省綠化模范縣(區)23個,分別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10個、森林公園31個、濕地公園17個、森林小鎮10個。
其主要存在問題為,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多數森林綠地集中于山地和城市邊緣,且城鄉綠化尤其是美化方面存在差距;城市之間的山脈、水系、道路等生態廊道不甚連貫。
今后重點為,對現有城市森林生態系統進行質量提升,結合以嘉陵江、渠江、涪江等長江主要支流,以及主要道路網為骨架的貫通性生態廊道和景觀廊道建設。
四,攀西森林城市群,包括攀枝花市及涼山州的西昌市、德昌縣。
攀西森林城市群布局圖
該區域內分布有雅礱江干流和安寧河。目前,西昌市、攀枝花市均已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有全國及省綠化模范縣(區)3個,分別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3個、森林公園5個、濕地公園1個、森林小鎮2個。
在該區域內,部分地區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系統穩定性差,河谷荒漠化現象突出,水土流失嚴重,森林資源多功能利用率低。
今后的發展重點是,總結和推廣攀枝花市、西昌市建設森林城市經驗和模式,積極推進森林縣鄉村建設。加強雅礱江干流和安寧河等區域森林資源保護和修復,加強道路綠化景觀廊道的建。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