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工程推動濕地保護與恢復
從天津市林業局獲悉,今年起至2025年,本市將通過實施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歷史遺留清理工程、生態移民工程、土地流轉工程、生態補水工程、濕地修復工程,推動全市濕地保護與恢復,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共贏。
按照《天津市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年)》,規劃期內將重點完成污染整治、濕地恢復與修復、生態移民、土地流轉、護林保濕、宣教培訓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七項任務。
實施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歷史遺留清理工程,將核心區內歷史遺留建設項目全部拆除,水產養殖活動全部清理。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到2025年將有效恢復濕地,保持東方白鸛、遺鷗等關鍵瀕危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通過引種耐鹽堿植物,滿足生物多樣性的需要,同時全面提升綜合管理能力。
實施生態移民工程,將保護區內14個村莊的約3.3萬人,從保護區的核心區或緩沖區遷出。其中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搬遷9個村莊約8121人,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搬遷5個村莊約2.5萬人。
實施土地流轉工程,通過長期租用或生態補償方式,對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地流轉88.49平方公里、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土地流轉70.47平方公里。對流轉的土地,實行退耕還濕、退漁還濕。
實施生態補水工程,每年為濕地保護區補水2.48億立方米,其中古海岸與濕地保護區補水0.8億立方米、團泊保護區補水0.4億立方米、北大港保護區補水0.18億立方米、大黃堡保護區補水1.1億立方米。
實施濕地修復工程,通過生態補水和蘆葦復壯,完成濕地修復95平方公里,其中古海岸與濕地保護區修復40平方公里、大黃堡保護區濕地修復46.8平方公里、團泊保護區修復0.2平方公里、北大港保護區修復8平方公里。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谑袧竦乇Wo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
我國濕地保護率達49.03%
濕地通常是指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中國的濕地資源豐富,城鎮濕地發揮著洪水控制、水源供應、廢物處理、綠色空間和生計來源等多種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承載著城市豐厚的人文積淀,為宜居城鎮創造條件。【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