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近日,文安縣森林公園、水景公園分別被認定為省級四星級公園和省級三星級公園。圖為水景公園。王 暉攝
3年多來新造林超過170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截至去年底達28.91%。今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0%
本報訊(通訊員劉冰 記者解麗達、孟憲峰)近年來,廊坊市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出打造平原森林城市這一重大戰略舉措,3年多來新造林超過170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截至去年底達28.91%。今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0%。
自2014年開始,廊坊市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連續4年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緊緊圍繞森林覆蓋率這個核心指標,該市相繼組織實施了“兩年攻堅戰,造林一百萬畝”和“兩年大提升,創建森林城”重點工程,3年來森林資源增加110多萬畝,到2016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28.91%,居我省平原市之首,全市平原森林的壯美景觀已初步形成。2015年,該市正式向國家林業局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申請并得到批復。
創建森林城市工作中,廊坊市堅持高位推動,全市上下形成了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靠前指揮,分管領導具體研究、具體落實,一級抓一級、層層有壓力,齊抓共管、合力攻堅的良好工作氛圍。造林前,責任單位簽訂責任狀,造林期間全程督導,造林后現場查驗,推動各級干部謀實策、干實事、求實效。
該市堅持規劃先行,聘請國家級規劃設計單位,論證制定了廊坊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京南森林濕地生態走廊建設規劃、廊坊市經濟林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他們突出抓好生態廊道綠化、規模化造林、環京津邊界綠化、重要交節點綠化、村莊綠化、城鎮綠化、名優林果苗木基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等8項重點工程,建成精品綠化線528.4公里,實現了線路閉合和縣域之間的貫通,建成了大廠伊鄉森林公園、永清林果基地、三河辛集萬畝苗圃、文安新防洪圈和安次南三通道綠色長廊等一大批森林景觀。
在造林過程中,該市探索土地流轉、市場化造林、專業化管護等新舉措,創新推出14種造林機制,著力改變政府主體造林、群眾義務造林的傳統模式,推動一家一戶分散造林向規模化、集群化、工程化、高效化造林方向轉變,破解了造林綠化用地難、資金少、成效低等問題。
堅持多元投入,廊坊市縣兩級財政3年多投入42.95億元,僅市本級就拿出3.56億元用于造林獎補。全市共撬動社會資金126.13億元,形成了政府引導、多元投資、全民參與的良好態勢。全市新造果樹、苗圃、用材林等經濟林種67.16萬畝,占全部造林總面積的40%多,林業產業得到較快發展,造林主體有了長效穩定的經濟收入。
2014年至2016年,廊坊林地面積大幅增加,造林進展之快、步伐之大,前所未有。全市3年造林147.49萬畝,是省下達任務的3.6倍;2017年春季,該市造林25萬畝,是省下達任務的2倍。與此同時,全市造林質量明顯提升,造林平均成活率達到85%以上,規模化水平顯著提升,百畝以上造林3195塊,占造林總面積的49%,千畝以上地塊116塊,萬畝以上成方連片森林60塊,環首都平原森林的生態特征正在逐步形成。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樹種選擇將影響生態效果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有著嚴格的指標考核體系。隨著全國建設國家森林城市步伐的加快,多個區域的森林城市群計劃都已出爐,這意味著更大范圍、更大尺度的城市綠化行動將要施行。【詳細】
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樹種選擇將影響生態效果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有著嚴格的指標考核體系。隨著全國建設國家森林城市步伐的加快,多個區域的森林城市群計劃都已出爐,這意味著更大范圍、更大尺度的城市綠化行動將要施行。【詳細】
廊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駛入“快車道”
果樹采摘區里蘋果、梨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養殖區里雞鴨遍地,游魚成群,再加上地頭上各種有機蔬菜已長成,到處呈現一派豐收的景象【詳細】
北京延慶發布國家森林城市建設規劃
從北京市延慶區獲悉,《北京市延慶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近日正式通過專家評審,延慶區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將全面展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