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洋:今后3到5年是生態經濟風口期
近日,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在北京召開了2018兩會(生態經濟)提案建言獻策暨生態經濟企業發展政策建議座談會。與會者就促進我國生態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與措施,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與現實困境的可行方法,產業升級、跨界融合和幫扶企業政策落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專職副會長李軍洋表示,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是我國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方向,也是引領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事業繁榮的重大動因。當前,以中央經濟會議為契機,隨著國企、民企、外企、集體、個人和社會組織等各方面的資金投入,國家對于生態經濟發展政策利好也在持續放出,今后3到5年,將是生態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風口期。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指出,環境保護是今后大力發展的行業,要做好這方面工作需要提高行業的技術標準,把生產能力落后低下的企業擠出市場,給優勢企業騰出空間。
國家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對環保領域的政策發展及其對企業界的發展利好因素進行了解讀。別濤表示,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關于環保的比重非常大,“為了鼓勵企業向環境友好型轉型,購置環保專用設備的購置花費可以在五年內抵扣企業所得稅。我們有這樣的判斷,有什么樣的經濟政策,就有相適應的環境質量。中央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讓我們對未來的環境質量也充滿信心。”
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原司長周長益認為,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實現兩個職能,一是標準,一是執法,對于企業使用的設備及技術的監管應予以更多靈活性。“原材料標準一出臺,一些原材料企業馬上花十幾億去打造技術達到標準,霧霾一來,標準就提高了,相當于十幾億打了水漂。”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