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城市化不是“毀村”運動
拆還是不拆?這是城市化進程中必須回答的問題。以往,推平村莊建設城市是常見做法,而伴隨著反思和鄉村價值的再認識,這個問題有了新答案。比如河南孟州的產業聚集區,沒有拆掉莫溝這個城中村,而是引入鄉建設計團隊進行修復,在重塑村莊面貌同時,讓城市發展更有質量。這樣的案例啟示我們,城市化并不是“毀村”運動。
有人說“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有人說“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事實上,在工業文明的當下,再怎么強調城市的作用都不為過。一方面,作為生產交換消費中心,城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另一方面,便利的服務、更多的機會豐富人們選擇,城市提供一種“有價值、有意義、有夢想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從西方早期的工業化浪潮,到二戰后各國經濟振興戰略,再到如今后發展中國家實現跨域式發展,城市化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命題。
城市化是一個綜合性過程,其中土地是關鍵因素。縱觀中國城市化進程,不論是早期政策導向的人口聚集,還是改革開放中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繁榮帶來人口激增,抑或是如今多元的城鎮化模式探索,解決土地問題都避免不了“征地—補償—拆遷”的循環。轟鳴的推土機鏟平一個又一個村莊、鱗次櫛比的高樓越來越密集……據了解,近10年我國有90余萬個自然村在城市化進程中消失,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80到100個村莊在版圖上被抹去。有的城市決策者,以城市化的名義,毫無顧忌,毫不留情,把城郊眾多肥沃的田地規劃成樓盤,把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村莊夷為平地。當然拆遷的確讓不少村民一夜暴富,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諸如土地利益糾紛、強拆等粗暴行為、被迫上樓的無所適從,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中國城市化從高速推進到高質量發展,必須跨域的關卡。
應當看到,拆字當頭的確可以使城市短暫擴張,但損失的是城市長期發展的潛力和質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各州就通過立法破除城鄉二元體制、注重郊區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以風景如畫的郊區環境吸引中產階級居住,更形成了城鄉一體、多元互動的城市發展格局。不可否認,在中國的不少地方還存在熱衷于大廣場、大馬路、大高樓的城市化,導致的是“鋼鐵建筑、水泥路面、千城一面”。正因如此,河南莫溝把鄉村打造成城市發展亮麗名片的做法提醒我們,因地制宜做好城市規劃、突出特色做好產業布局,鄉村不僅不會成為城市化建設的“攔路虎”,更為城市建設注入新動力。
進一步來看,城市化進程中,鄉村價值不容忽視。這種價值不僅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訴求,也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更是對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的繼承延續。多年以前,安徽徽州地區的鄉村古宅被當地人視為無用的“廢物”,不少在城市化進程中被鏟除,但隨著對傳統文化價值的再發現,當地從“破壞”變成“守護”,通過引入藝術家修復改造、區域村落的整體規劃,不僅讓老宅子煥發了生機,更成為當地文化旅游的寶藏。可以看到,日新月異的時代格局和不斷發展的城市浪潮中,鄉村依然有著存在的意義,不論如何變化,不變的應當是對價值的堅守和歷史的敬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事實上,城市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并不對立,二者可以相互促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城鎮化不是土地城鎮化,而是人口城鎮化,不要拔苗助長,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積極穩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目標同時,讓鄉村承載更多綠水青山和精神文化的期待,我們就能以高質量發展托舉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