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王集團王達:中國設計領域應該來一場“新陳代謝”運動
建王集團王達:中國設計領域應該來一場“新陳代謝”運動
——寫在榮久庵憲司逝世三周年之際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工業設計周開幕式上,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劉寧會長在講話中提到:“工業設計是新時代創新模式,以革命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站在未來,定義現在,為社會創造價值!”談到“站在未來,定義現在,為社會創造價值”時,我常在想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正好是中國設計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作為一個設計師和經營設計業務的企業,未來30年,50年乃至更長時間回頭看,留給這個時代的東西和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又是什么呢?這讓我想起了與我有相遇相知之情、并且在設計方面有過合作的已逝世3周年的日本工業設計大師榮久庵憲司先生。
榮久庵先生生于1929年的東京,十幾歲時繼承父親衣缽在廣島一所寺廟做和尚,后轉身歸世做設計。1955年從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工藝美術專業畢業,兩年后成立GK工業設計研究所,直到2015年2月8日去世前仍舊擔任GK工業設計集團董事長。這位日本設計界的泰斗,在戰后的日本提倡“物品民主化”、“美的民主化”,他致力于用新技術解決問題,通過體驗產品的方式,結合材料與工藝,不斷優化最日常的細節,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社會生活。他最著名的設計作品之一就是以不滴漏功能和簡約而馳名的龜甲萬醬油瓶,此舉被稱為是將日本家庭主婦從繁瑣的家務當中解放出來的一次歷史性事件,此作品自1961年面世后暢銷不衰,在日本國內外累計生產銷售了約4億瓶,醬油瓶的設計讓他在設計界聲名鵲起。此后他更參與了多種產品的設計,包括鐵路車輛、汽車、摩托車、家庭電器、電子產品及工業機械等,這些作品也使得榮久庵憲司最終躋身于日本工業設計界的先驅之列。
榮久庵憲司設計的龜甲萬醬油瓶
榮久庵先生還參與了上世紀60年代日本著名的“新陳代謝”運動。在建筑師丹下健三的影響下,他與大高正人、菊竹清訓、黑川紀章、槙文彥、川添登、粟津潔等建筑設計和相關領域的設計師組成了一個小組,思考未來的建筑和設計。在1960年的世界設計大會上,他們提出了第一個宣言:“新陳代謝/1960——一個新城市的設想”,他們認為城市和建筑不是靜止的,它像生物新陳代謝那樣是一個動態過程。因此應該在城市和建筑中引進時間的因素,明確各個要素的周期。他們強調事物的生長、變化與衰亡,極力主張采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反對過去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進化的觀點。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縣文化會館,比較全面地闡釋了“新陳代謝派”的觀點。
“新陳代謝”運動的活躍時期是在上世紀60-70年代,當時正是二戰后全世界經濟復蘇階段,是社會意識形態和思想運動興盛的時期,同時也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初期,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開始對社會產生影響。正如丹下健三所言:“在向現實的挑戰中,我們必須準備要為一個正在來臨的時代而斗爭,這個時代必須以新型的工業革命為特征……,在不久的將來,第三次工業技術革命(信息革命)將改變整個社會。” 但是,當時信息革命的特征還不太明顯,直到20世紀90年代電腦和網絡的盛行,這種特征才逐漸顯現出來。對信息工業社會特征把握的不準確,使他們無法拿出相對準確的對策,致使“新陳代謝派”很快消亡于歷史洪流中。在談到“新陳代謝”運動意義的時候,有很多觀點認為日本當年的“新陳代謝”運動就是建筑領域的一個有機體,為后來的日本建筑設計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和人才儲備,使戰后日本的先鋒設計師形成了一股集體力量,將日本設計師“打包”推上了世界的舞臺。
“新陳代謝”運動改變的不止是一個建筑領域的設計面貌,也讓很多人享受到了工業設計帶來的便利。榮久庵憲司作為工業設計領域的先驅人物,也為中國的工業設計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推動中國的產品走向世界貢獻了力量。1994年,為使中國的電器產品符合國內外消費者的需求,由他所領導的GK設計集團與成立于1984年的中國知名家電制造商海爾集團合資建立了青島海高設計制造有限公司。作為海爾集團的核心設計團隊,海高設計被高度重視,其設計生產的“小小神童”洗衣機一經面世,小巧玲瓏的設計便獲得了大量單身人士的喜愛,該設計還獲得了日本G-mark設計大獎。引入知名工業設計機構也讓海爾集團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白色家電制造商之一。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我們設計領域也受到世界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建筑設計和工業設計領域,很多歐洲理論家從世界設計潮流發展的角度看亞洲時,總是習慣性的將中國設計與日本設計進行比較。我們發現日本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崛起的時代與中國當今的現狀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認為,我們設計領域也應該像日本設計領域一樣,來一場對世界產生影響的“新陳代謝”運動。
從國家經濟發展狀態來看,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經濟發展位列世界第三,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京都世博會的舉辦,不但為日本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還為日本設計師提供了國際化創作的舞臺。而當下中國經濟已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發展態勢良好,從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以及即將到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越來越多的國際賽事活動在中國舉辦,也給我們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也為我們設計師提供了國際化創作和實踐的舞臺;從工業發展所處的時代背景來看,隨著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操作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以大數據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也勢必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時,伴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國家軟實力的提升所引發的生活方式的轉變,都給我們這代人帶來了無限的機遇;
90年代初,中國設計領域搭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技術的革新給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革新的大時代背景下,如榮久庵先生所說,“設計如何能改善生活,如何讓人類社會和平與協調,如何可以解決社會問題?”這些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未來生活的主旋律,應該是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依托發達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網絡所形成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經濟圈等超級城市群,因人口、工業、交通運輸的過度集中而造成的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熱島效應、環境惡化、住房緊張、以及建筑設計的千城一面等等弊病逐漸凸顯。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縮小了地球上的空間距離,整個地球都被比作為茫茫宇宙中的一個小村落——“地球村”,“新陳代謝派”所期待的打破宇宙空間距離的信息技術已然實現。因此,如何讓現代城市向智慧城市、節能環保型城市發展,如何建造能夠“呼吸”的建筑,如何去創造適應時代發展的設計,如何讓“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如何強化“中國設計”的標簽等問題就成了我們中國當代設計師的課題和共同的使命。
榮久庵憲司簡介:
GK設計集團的創始人、國際工業設計委員會名譽顧問、世界設計機構會長,“工業設計界諾貝爾獎 Collin King”大獎的獲得者。他設計的“萬”字醬油瓶風靡世界,今天仍然被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代表左右有“秋田新干線子彈頭列車”、“成田特快”、“山手線列車”、“雅馬哈摩托車”等一系列耀眼的設計作品,也奠定了榮久庵憲司日本工業設計之父的地位。
作者簡介:
王達,建王集團董事長,高級城市規劃師、日本注冊建筑師、日本注冊房地產交易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屋頂綠化協會副會長、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1989年畢業于吉林建筑大學工程學院建筑系,1992年留學日本,1995年獲取日本大阪府立大學景觀學碩士,2002年回國創立建王集團。王達先生作為GK集團的中國顧問,結識了榮久庵憲司先生,與榮久庵先生及他的GK團隊保持著深度和密切的合作,之后于2012年入股GK集團與海爾集團合資的上海GK公司,任副董事長。
建王集團與GK設計合作的部分作品:
2008年北京奧運會環境設施及標識規劃設計
2010上海世博會標識導向規劃設計
北京中關村西區景觀規劃設計
天津一汽豐田有限公司外部環境工程
北京雅世(集團)合金社區住宅室內設計及景觀設計
深圳市中心區CBD景觀設計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南片區街道景觀改造設計
深圳萬科研發中心景觀設計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