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城鄉發展不平衡就是當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著力振興鄉村。
鄉村在我國占有著重要地位,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不可否認,現今我國鄉村面臨著不充分發展的客觀事實,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正是以此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同時,黨的十九大提出“城鄉融合”的新方向,更為鄉村振興的“質變”吹響了有力號角。
今年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則在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基礎上具體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路徑手段。可以說,作為國家的一個新的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就是統籌解決以往的三農問題,也是解決三農的一項長期根本性舉措。鄉村振興是要解決農村和農業的不充分發展和城鄉間不均衡的發展問題,就是把農村當做城鎮和城市來建設來治理,減少并最終彌合城鄉差距。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推進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城鎮建設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實踐充分表明,城和鄉是聯動的,是共同體,城市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農村現代化也離不開城市化,城鄉融合發展是大邏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根本路徑是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實現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雙輪驅動、一體化發展。當然,城鄉融合,絕不只是圖紙上將城與鄉圈在一起,關鍵在于,如何實現要素的雙向流動。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基礎是對城鄉關系、變化趨勢和城鄉發展規律的深刻認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農村人對城里人仰望和艷羨卻又難以追趕和超越,農村與城市之間存在的因制度、物質、建設等因素造成的明顯差距,更是只有農村人向往城市,不會讓城里人向往農村。3月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的記者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鄉村振興要真金白銀地投,也得真刀真槍干。中央有關部門正在編制規劃,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農業部和其他一些部門參與。今后隨著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農民將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將來會成為稀缺資源,會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果真如此,未來的鄉村就會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鄉村也會成為農村人的公園、城里人的田園、旅居者的桃花源、人類共同的家園。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城鄉的二元發展曾經歷了很長的歷史周期,這也注定城鄉融合發展不是眼前工程、應急工程,而是長期的歷史性任務,需要各級領導和黨員干部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齊心協力一起抓,扎扎實實地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另一方面,推動供給側改革,延伸產業鏈“接二連三”。
我們要很好地把握住城市與鄉村發展的歷史規律,改變城市與城鎮化發展片面而極端的狀況,銜接現代農業發展,提升鄉村經濟品質,最終真正實現城鄉融合。
(本文為中國城市報社評)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