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群全球性瀕危鳥類黑嘴鷗現身膠州灣濕地
3月10日,全球性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在山東青島膠州灣濕地現身,數量約300多只。據了解,自2011年1月青島發現7只以來,現在的種群數量增至數百只,說明青島沿海濕地可能已成為黑嘴鷗的繁殖地。
另據介紹,黑嘴鷗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據1993年6月在渤海沿海岸的調查,繁殖種群數量約634只。據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1990年亞洲濕地鳥類冬季調查,中國見到1559只(包括香港92只和臺灣27只),日本27只,朝鮮24只(IWRB1990)。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