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飛:在近年來國內同質化景觀中如何尋求差異
3月24日下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國際設計師優秀作品交流會”在北京新疆大廈舉行。北京點紅國際景觀設計總監程雪飛作了題為《在近年來國內同質化景觀中如何尋求差異》的演講。他以具體項目為例,探討了在近年來同質化的景觀中如何尋求差異,希望融合本土文化特點,結合科技和藝術,打造獨樹一幟的景觀形式。以下為程雪飛演講內容實錄:
北京點紅國際景觀設計總監程雪飛
感謝主辦方給我這次機會來講一下我們對于景觀的認識。我所在的公司做地產、酒店、專業化的私人會所多一些,包括2014年、2016年做了很多類似的。國內有很多售樓處,從南到北涌現很多同質化景觀,我們對此及中國景觀的發展方向,有些自己的看法,今天與大家分享交流。
我們公司不是很大,也就是十幾二十個設計師,我們希望我們做的項目都是精益求精的,從荒地到落地都是自己盯,保證交付的效果。從2012到2018年做了很多項目。之前一直沒有露面。自媒體時代我們也要站出來,發出聲音,讓大家了解到北京也有這樣一個小團隊,認真做一些設計,我們的口號是維度、精度、深度。我們想的是從全維度做,保證每一塊石頭、花草樹木都能很好表達初衷,我們的使命是源于自然、歸于本真。
中國是一個包容的國家,中國的文化也是包容的文化,我們做景觀設計的同時可以發現,包括中國的歷史,中國近年來改革開放及以后發展的思路,學過蘇聯、俄羅斯的風格,包括各種各樣的風格,剛才泛城的姚總也講了,希望每一個城市有一個自己的文化。我當時也想這個問題。我們中國是一個包容的民族,隨著近年來對“新中式”的認識,中國人(展現出了)情懷,就像綠城把桃花源做得非常有意思。
但我們思考:真正的新中式是這樣的嗎?中國傳統建筑是這樣形式來做的嗎?通過這樣的一些認識,我們思考一下,希望景觀設計師有一定的責任感,而不是表面做一些美化的東西,好的設計還是要有一些功能,這些東西融合到一起,最后才是一個好的東西。
從南到北,大家都在玩大龍頭、大石頭這些東西,可以看一下設計師也在努力想象,玩材料,玩空間的做法。如何體現每個城市的特點,而不是從南方到北方的形式。我們的設計師也講從大連到廣州都一樣,住的酒店基本上是一個大石頭墻,這樣的空間你們怎么想的?有時候我也想表達什么意境,我們也在思考,表現現在做的項目,體現出設計的思路。我們希望把文化跟建筑真正融合到一起,跟空間環境融合在一起,再思考應該做什么樣的東西。
如何做一個有自己特色的景觀,可以看一下大師級別的人做的東西。今年過年的時候我轉了一圈地中海,他們的文化怎么做的(圖1、圖2),高迪做仿生態學的東西,基本上融合自然、生態,日本大師做的一些東西也是糅合日本的竹這些東西,他們做自己特色的東西。包括扎哈。大師的東西做的一定很簡單,要不就是仿生態學,模仿大自然,幾位國外的設計師做的東西自然,有文化底蘊,有民族的東西在里面。
圖1
圖2
中國的老祖宗做的東西也是這樣,我是山西人,可以看出來喬家大院和北京大院不一樣,比較素雅。安徽和江西的民居又都有著自己的感覺,徽州為什么白墻黑瓦?根據地理地域體現出來。蘇州的自然風光包括氣侯特色也是非常不錯的,包括我們現在做揚州的項目,揚州和蘇州風格還是不一樣。還有北京,北京所有亭子的頂空間格局和南方也不一樣。還有西藏的布達拉宮等風格形式。我昨天聽枡野俊明大師講,日本的景觀從唐朝傳過去之后到現在,也是在追求本真的自然的東西,但是我們中國的設計師逐步摒棄掉了自己曾經輝煌的東西,去追求西方、東南亞、俄羅斯的東西。我覺得可以追尋,但要有自己的東西在里面,如果把自己的魂丟掉,沒有自己的特色。就像我們做一些各地的東西,包括小的酒店、會所,我們說你應該做到自己的特色,建議他結合蘇州的文化,把小地域的文化做足,比如張小泉的剪刀,我們希望有自己名片的東西在里面,保留自己的魂。
大家可以深刻思考一下,大家做東西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自己當地特色的東西,包括現代的這種高科技的東西,互動性的景觀、體驗式的景觀、聲光電的景觀。拍電影進入4D時代,我們希望把這兩者結合一起,結合自己的魂做一些東西。
我們當時對這個項目做了一部分嘗試(圖3),開發商畢竟是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還是有一定自己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妥協。是一個中高檔售樓處,我們當時也是迫于無奈,一定要考慮屬于我們有特色特點的東西,我們做了一點自己的東西。做了一個簡化,當時提了一個意見,北方的園林比較厚重,做的這個門沿用少林寺門的概念,打造27米的大龍頭,落差小一點,七米左右,橫向達到27米,把長方體橫過來,讓人感覺特別敦實。
圖3
這是一道道線條,在兩側空間對比處,做了一個倚背墻, 玻璃可以是來回變的顏色,加上燈光處理,打開之后它是動的,這個景觀不是靜止的,是動態的空間。我們融合北派園林厚重感,結合科技感的東西打造園林的思路。后側的空間,中國人做園林喜歡講故事,我們做了一個水簾洞,人可以從這個洞里面穿過這個洞,白天走過來加上霧化的效果,在洞里有一個時光隧道,建議大家有機會體驗一下,有點像《大話西游》的感覺。我們采用自然石頭圍合起來,在白天也能感覺到像夜晚的空間,非常自然。再穿越過來,到達山洞里面變得特別有科技感,通過材料的變化體現出這樣一個感覺。這個燈可以動的,體現時空的穿越感,這樣的一個設計來考慮動態的特點。
這是當時施工的情況(圖4),設計師一點點體現出自己設計的東西。還有一些小細節的東西也可以看出來,2016年、2015年大家玩玻璃夾畫,我們的設計師自己會畫出來,然后進行相關的設計。我們做一些東西的時候不要原封不動搬過來,要有一些自己的東西,空間融合到一起的品質來做。這樣融合在一起打造的空間,設計是非常有意思的。
圖4
我們希望融合本土文化的特點,結合科技和藝術,有自己的一個味道、底蘊,打造獨樹一幟的景觀形式。
我們后續也做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項目,等后續建好的時候會展現出來。包括類似中式酒店售樓處的空間,徽派的蘇州園林,打造蘇州家家門前雨的感覺。這些項目我們正在實施,后續也期待與大家多多交流。謝謝大家。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