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虎:重返山水,為生活而設計
3月24日下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城市設計與綠色建筑國際論壇”在北京新疆大廈召開,山水比德集團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孫虎在論壇作了題為《重返山水,為生活而設計》的演講。他提出,在景觀回歸的時代背景下,每個設計師都應該進行設計反思,從而創造出符合景觀趨勢的作品。以下為孫虎講座內容實錄:
山水比德集團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孫虎
感謝主辦方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交流平臺。今天我也帶來一個題目跟大家分享,同時我也想利用這難得的機會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2017年的一些項目。
一、山水比德集團2017年居住區相關項目介紹
通過山水比德的設計案例,也可以看到中國景觀發展的歷程。我們2017年做了一些景觀的創新改變,2018年的趨勢大概能 看得到。如圖1所示是我們做的杭州中南樾府,比較簡約。2017年新中式的風格爆炸式的呈現,但是設計越來越區趨向于簡約,這個方向非常清楚,包括圖2所示的徐州萬科未來城,這個項目也是因為周邊有云龍湖,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山水格局和我們的社區發生一種關系。另外是圖3的景瑞無雙,這一次想做一點突破,大家的思想碰撞得很兇猛,在這個項目中的銷售區域大膽使用了兩種元素:一種是自由曲線,另一種則用了韌性植物,這樣設計的效果讓人印象深刻,視覺沖擊力和畫面感都比較強。再有圖4這個項目是重慶的九曲河,做完后也算是一個有影響力的網紅項目。它把周邊的自然山體,場地原有的河流進行了一個地面上的連接,形成了“形有斷、意相連”的融合。
圖1
圖2
圖3
圖4
另外是圖5所示的獨墅灣項目,我們跟甲方做了多種方向的設計匯報,最終確定它的設計方向剛好處在新城和綠城中間這種風格。它希望被融入一些書院的氣質,使人文的東西更加濃郁,但是景觀元素的尺度又需要拉大,這個項目在蘇州做,蘇州見慣了小橋流水,將這些元素尺度拉大以后反而有不錯的效果。還有獲得園冶杯一個大獎的陽光城檀悅項目。還有圖6所示的蘇州旭輝吳門府,這個項目運用了簡約的設計手法,建筑、景觀一體化的創新型設計思路,同時這個項目也在去年的園冶杯上獲得大獎。圖7是泰禾金府大院,圖8是武漢正榮府、圖9為漳州建發山外山。圖10是高碑店列車新城,這是龍湖新城做的可持續低碳的社區,該社區資源是可以自己循環的,同時建筑和景觀有一個互動。圖11是我們做的景粼,以上呈現出的是2017年做的一些項目。今天的主題是談宜居,所以我今天帶來的都是2017年我們做的居住的項目,同時也呈現出中國房地產的一個大致走向,接下來我就主要談一下居住宜居這個主題。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二、中國景觀回歸之際設計師責任重大
應該說,過去的兩年中國景觀很明顯回歸了本土,民族自信心增強,都開始用我們自己的文化來詮釋未來的生活,景觀也呈現出這種狀態,由此產生了“中而新”的設計思潮。實際上在這個階段,我認為我們有進步性與和樂性,從大江南北可以看得到無論是設計公司還是地產商,大家都在進步,中國的景觀進步非常快。由于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發展,我們技術的革新也在加快,許多項目能非常快地推展開。但同時也要思考,我們的進步不能止于此,更不能只停留在現在的設計方向上,如今我們在設計時基本都會用一些套路性的方案,或者大家相互抄襲,但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要繼續探討中國當代景觀的走向,探索怎樣設計更符合當下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我認為景觀就是一個載體,是我們生活的載體,要求我們景觀設計師通過自身的設計能夠使我們的空間、自然和人產生一種連接,這種載體需要設計師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設計是否符合當下的趨勢。做完上述這些項目之后我也在反思,作為一個景觀設計公司,我們自然要肩負起思考中國景觀如何發展的責任。
三、以山水比德集團設計項目為例探討中國景觀設計
接下來的演講中包含我的一些反思,首先就是設計的發展,必然服務于當下的生活。我們現在的設計不能只是為了讓景觀來沖擊視覺。我相信隨著我們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影響,曾經的示范區會逐漸消失。,因為示范區實際是一種資源的相對浪費。隨著民眾覺悟的提升,大家會慢慢意識到我們需要的不是示范區,而是真正的大區。所以龍湖就推出了所見即所得。所以我說我們設計應該要服務于當下生活,我們的景觀必須遵循此時此地此人的原則,這也是山水比德創造的設計理念。我們需要思考時間維度下我們處在什么時代;我們是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我們的人文風情是什么樣;此時是什么樣的人群去使用它;我們是為誰服務的等等,所以我們應通過此時此地此人這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其次,設計要能夠回歸到本土和人文精神,建設“節制”型景觀。
陽光城·檀悅
我們希望我們的設計能夠回歸到本土和人文精神,建立當代物質文明尺度。我比較強調的是形式的節制,“節制”這兩個字對當下設計師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設計師經常穿的衣服就是一身黑,為什么?因為不想有太多的選擇。就想節制一點,穿一身黑就算了。以園冶杯獲獎的陽光城檀悅這個項目為例,如圖12可以看出我們設計得很節制,我們希望比較簡約,不要鬧騰,也不要花拳繡腿的景觀。我們抽取了宋代的美學,因為在杭州是講究宋代的文化。所以希望有宋代的神韻和精神在里面。之后稱它為現代體,傳統性。由圖可見,設計的前場也是非常簡約的,沒有過多的裝飾和語言。我們之前經常做一面景墻加三塊石頭的景觀,但這次堅決不能做一面景墻三塊石頭,因為三塊石頭的方向性比較隨意,比較現代,同時帶有功能性是與項目不相符的。而現在場景中的這幾塊石頭則是用寫意的手法,藝術的表現形式來傳承宋代的神韻,如圖13所示。
圖12
圖13
這個項目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景觀與建筑是融合的。假如你們有機會參觀這個項目,就會發現這個項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許多開發商都會去參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在設計的景觀當中給建筑提了很多要求。起初的建筑走向跟我們風格是有點不一樣的,包括大門,其本身非常厚重,而我們希望大門跟我們的景觀一氣呵成,由于全場空間很小,所以希望建筑大門延伸到商業街,和景觀融為一體。當你開車走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需要你能明顯感受到一個視覺沖擊力,于是知道這個地方就是陽光城的入口。假如是原先的方式,這種城市的界面和城市之間的關系就不明顯了。所以我們給建筑提了很多的建議。后來這些建議也被認可。景觀的語言和建筑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們給室內也提了一些要求,希望把景觀形式延伸到建筑室內里,后期設計使一部分景觀延伸到了建筑里面,讓這個項目變得非常有意思。你進入之后感覺景觀空間是無限擴大的,因為擴大到了建筑空間里去,仿佛有一種看不透的感覺。大門里面有噴泉,這個項目最大的突破是景觀和建筑他們之間是咬合的,是真正融合的。當夜晚來臨華燈初上檀院的時候,會出現極致的光線。我們做了非常細膩的設計,光線穿出來剛好是宋韻山水畫,這里體現了景觀的精細。這項目完成之后,大家會看到像廣告上說的一樣簡約而不簡單,整個設計實際上非常節制。
陽光城·云谷
第二個項目陽光城云谷也是獲得了園冶杯的國際大獎,這個項目之所以能夠獲獎,是因為用了很多藝術設計手法,包括一些新材料的運用。這個項目處在佛山科技園,甲方希望景觀做得有未來感、科技感。如圖14所示,有些地方用了白色云的概念,再有一些藝術的折線相互融合在一起,出現讓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圖14
所以我們基本上以白色為基調,以折線為延展,白色用了折線作為一個延展,這種景觀呈現出的效果,會跟佛山當地濃郁的綠色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再加上藝術與折線衍生到這個社區內部,從而實現這樣一種眼前一亮的風格。我們用白色詮釋了一片信息的場景中最純粹,最清新的信息,尤其是綠色和白色的對比,產生一種延展,體現了未來生活的一種倡導。
圖15
如圖15所示,夜晚這里有這種燈帶發光,非常時尚,包括這樣一個雕塑,地面的花池綠地延伸了設計的理念,所以這個景觀從空中看下去的時候也可以看出它整體的設計很有藝術的構造性。包括空間的轉折和變化是非常舒緩的,不生硬的同時又非常有張力。我們做的這幾個雕塑就好像是飛鳥般美好語意的演變,是藝術的提升。談及工藝的做法,很多人問小品上用的光感的白色是怎么做的,實際上用了六道工序,非常詳細的打磨,刮灰。最后形成這樣一個噴漆,然后形成非常簡約、純凈的一種感受。
現在呈現出了自然光和柔美融合在一起勻染的效果,同時又呈現出了一個多變、意想不到的現場。隨著你開車或者是轉彎會感受到一種意想不到很有意思的韻律性,實際上是這個雕塑在轉換。有很多視角讓你感受到不同的變化。這個雕塑尺度是很大的,在水的倒影影射下是非常有意思的。每當你行動時,就能感受到整個視線和景觀都會有很大變化。如圖16所示。
圖16
萬科·大家
萬科的大家,是我們近期跟朱老師一起合作的,大家前一段時間看到過的超級網紅項目,本項目是朱老師整體把控的方案,我們做的擴充施工圖。這個項目做的也非常的節制,它用了傳統的文化,包括傳統的空間院落、空間感受、空間詮釋。方法上也是采用了一進門、二進門,對于整個空間和比例的拿捏,以及剛剛我說的細節的設計和新材料的運用都是非常到位的。我們在這個項目當中,也跟朱老師學到非常多的東西。像圖17所示項目入口的大門,整體看上去非常簡約,就像用了一塊玻璃磚一樣,實際上是用了上千塊玻璃磚組成的非常夢幻的場景,會讓你產生很多想象,你會很想走進去看一看,很期待里邊的庭院是怎樣,因為這個設計沿用了類似古代的窗戶的窗花,打造了一種朦朧美,這樣的朦朧美會讓人產生了很多的意象,也因此上升到了一種詩意的空間。當夜幕降臨,燈光灑下會產生一種讓人感覺十分唯美的景象。所以我們從簡單的創造生活,到有詩意的生活,逐漸呈現出了讓人向往而居的意向。身處這樣的空間會產生很多感觸,包括那幾棵烏桕樹也是萬科的設計師專門學習后設計的,包括它的朝向都是向水而伸。這幾棵樹使整個庭院隨著時間的推移給人帶來了不同的體驗感受。這個是冬天的一個景象,這幾棵樹都是原生態的烏桕樹,圖18是前一段時間的雪景。
圖17
圖18
陽光城·檀院
另外一個陽光城的檀院,基本走向的非常簡約,也是用了這種無裝飾的設計,但是我的空間非常有意境,也就是我們青山綠水之間創造的“現代體,傳統型”。正如我希望我穿的是西裝,但有一顆傳統的心,我希望我們所做的設計,是你進來之后無論看到多么現代的材質,都依然能使你感受到我們傳統的空間和傳統的意境在里面。這就是我們設計的景觀所要起到的一個作用。
圖19
圖19是它的主入口,當時甲方希望夠做一個讓人看到之后有尊貴感,有儀式感的入口,畢竟是主入口。因此甲方想讓我們做一個莊重的大門,但紹興不屬于這個風格,實際上紹興是充滿文人氣質的地域,所以我們希望設計跟區域細致相吻合的景觀。這個大門類似于半開的大門,會讓人產生無限的聯想。現場發現其實空間很窄,但我們希望能制造一些場景包括空間的變化,能夠讓人產生戲劇性的變化感。于是這里做了很多光影的變化,就把這個大門解構了,使其不再是純粹的大門而有空間的感受,當你進去后可以產生光影的變化。整個場景的裝飾,設計它的語言都是非常節制,非常簡約的。走進后空間的變化,光影的變化;包括頂上的光,地面的材質,還有這種簡約和粗獷的對比都恰巧讓人感受到我們設計的理念。當你進入前場的時候,并不是直接的一條路讓人禮儀感很強地通到售樓部,而是現代版曲徑通幽式的一種轉換。兩個大的平臺,就把空間關系變靈活了。后來堅決要求地產公司不允許在樹上掛紅色的樹葉或者是黃色的樹葉,這樣調性就變了,無法真正感受到自然之美,這些設計都是非常簡約的。
另外在我們的設計當中刻意設計了一些工業之美,好像你感覺沒有尺度,為什么做這么大跨度,實際上是為了做更大的簡約。最終就實現了這樣的一種空間感受。所以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正處在簡約的時代,設計的裝飾成本是可以有節制的。如何把握節制度是考驗一個設計師是否成熟的標尺。絕對是這樣的,在一個包裝過度,色彩過剩的環境去掉一些多余色彩,反到是一個很新鮮的景象。作為當代設計師,我們需要進一步期待和追求對本土當代文化景觀的轉譯和對生活的營造。
廣州·大一山莊
前面的項目看得出我們的設計越來越節制,越來越簡約。2018年的景觀走向一定是非常現代簡約的。在景觀簡約化的同時我渴望它能夠重返下去,我希望有更多的自然作品出現,我也希望開發商給我們一些這樣的設計機會。我希望今年能夠出現一些這樣作品,圖20是我們十年前做的項目,在這個項目里面沒有看到大門,沒有看到雕塑,沒有看到亭廊,但是讓人看到了情感的交流。圖21是移動別墅,市值兩個億,總共70棟,是一個超級豪宅區,但是整個設計我們用了一種自然的口,在邊堆了兩個山體,形成一個林蔭夾道的概念。并且所有的建筑都是大師進行設計,所以把它周邊綠化做得非常自然,使這個建筑完全是在森林里邊成長出來的力量,圖21中也可以體現。前面所講述的案例所有的植物都是我們自己種植,但這個項目是在引綠。我也正是因為做了這個項目,才從設計走上了工程。我覺得只要工程的技術和設計的藝術能真正完美的結合,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圖20
圖21
工程公司做的綠化,使建筑與自然的環境完全融合。在這個區域種我們根據不同的山體大概做了九個不同的瀑布,把各種瀑布的自然之美完全展示了出來。包括人行道,基本上都是曲徑通幽,植物種植沒有在房地產的同一個花邊,也沒有規定第一道第二道綠化種植的這種做法。基本上就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景觀。所以當你看到這樣的場景之后,大都會覺得這個不是設計出來,而是原來就存在的。我希望能做到一個第二自然。包括開車進去,你會看到流云飛瀑等等。
四、共勉設計的覺醒
最后跟大家共勉設計的覺醒,每一次設計都要進行一些思考,我們應重返山水,重返生活。既然要求設計,那就要來一場覺醒,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思考一下如何真正的覺醒:我們應該怎樣為這個時代進行服務。設計的覺醒就是設計師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認知不斷的提升,既存在司空見慣的東西,也存在大量值得我們去發現的未知的部分,因此設計師英國更多體驗生活,回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覺醒是當今時代的設計師都要扮演一個角色,設計覺醒讓生活因設計而有創意,讓生活因設計而有詩意。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