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瑩芝:生命之河——將吉隆坡改造為宜居城市
3月24日上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國際青年設計師論壇”在北京新疆大廈召開。馬來西亞Aecom設計總監潘瑩芝在論壇作了題為“生命之河——將吉隆坡改造為宜居城市(Transforming Kuala Lumpur Heritage Quarter’s Urban Landscape – River of Life Precinct 7))”的演講 。她具體闡述了擬定了一個很大的方向,把項目作為國家經濟區重點轉型方案,配合甲方、當地居民還有設計師一起努力完成設計的全過程。以下為潘瑩芝演講實錄:
馬來西亞Aecom設計總監潘瑩芝
各位早上好,謝謝大會給我這次交流機會。大家有到過馬來西亞嗎?馬來西亞的首都在吉隆坡。我在新加坡工作了15年,現在可以有機會在吉隆坡從規劃一直慢慢延伸到把地區設計起來。我來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和經驗:使一個規劃比賽獲獎的作品實踐。我們的項目從七年前到現在只做了一期,但我很榮幸自己是一個景觀設計師,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大家在一起討論,很多專家一起努力,把一個政府的工程打造出來。
1.水的故事
我們這個故事開始于水。我們要了解水的本質,水給了大地生命,是生命的源頭。吉隆坡是一個采礦的地方,采礦和水是不能分開的。接下來我們就有了生命之河。水和河連接起來,河作為運輸的節點,殖民地就建立在這附近。我們開始有了路和火車,并且在2020年,我們成為世界20強最宜居城市。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這條生命之河已經被遺忘,它成了發展中的定向、生命中的一部分,沒有人跟它直接互動。我覺得這個河流的寬度跟中國的河流寬度是相仿的,我們很希望把這個故事帶給更多的人,所以我們開始有了想法和愿景——把生命之河作為開發地。這個生命之河就坐落在吉隆坡最原始、最中心的地方。我們經歷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跟甲方一起配合擬定了一個大方向,即把生命之河作為國家經濟區,作為重點轉型方案,因此我們就和甲方、當地居民還有設計師一起來努力。
2.四個設計框架
整條河是從北到南走向,全長10.7公里,還包括附近的區域。在我們設計的圖紙上加了很多將水過濾之后再放入河里的過程,非常具有工程性。
“連接(Connect)”、“啟動(Activate)”、“再生(Regenerate)”和“活躍(Enliven)”,這是四大重要的概念和框架,我們每個小區域細化的時候都會根據這四個設計框架來進行思考(圖1)。然后從這四個最大的設計框架出發,我們再來分析幾個很重要的元素:(1)“連接”,不只是河流兩邊的走向,從城市或者從其他區域走向河流,再往下或往上走,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是設計的主要考量;(2)“啟動”,因為這個河流的兩側有很多居住區,所以我們應該檢測到居民用地的習慣,從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3)再生和活躍。這幾個就是我們的大方向。這幾個過程我們做了七年,把設計師和其他不同的專業融合在了一起。
圖1 四個設計框架
還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概念:生態方面的Ecovalleys(生態谷),還有100 Years Forest(一百年森林),把這個很干燥無味的大城市變成一個森林城市,還有生態管理和生態系統。我們也鎖定了幾個大的目標和方向——整個河流在發展上可以達到什么目標。我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做了一套書:Urban Design Guidelines(城市設計指南)和 Landscape Design Guidelines(景觀設計指南),并分發給當地的發展商等。任何在河流附近的發展都需要跟著這個概念把它建起來,這樣就不會形成不同的成員。
3.大動作(Big Moves)
我們把10.7km的河根據它的性質和用途分成五個大的部分,就是“大動作”(圖2),下面我會講得更詳細,因為是第一期,我們把它做成了成品。
(1)Northen Greens(北部綠地) 在河道北段有一個小塊綠地,我們用四個設計框架把它引了進來;
(2)Transit Hub(交通樞紐) 其實一開始進入真正的市中心不只是河流兩側,還有附近的發展,因此我們也應該考慮怎么把主干道引進河流兩側;
(3)The Delta(三角洲);
(4)Heritage Quarter(文化遺產區) 這塊是比較靠南的,是有價值的土地,之前的項目還包括土地發展;
(5)South Bank(南岸) 這是整個生命之河的最南端。
圖2 大動作
4. Heritage Quarter(文化遺產區)具體方案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從之前的愿景到之后是什么樣的:
在城市的中央,有雙子塔。這是一期的平面(圖3),我將把它分成五個大的方面進行講解。
圖3 Heritage Quarter一期平面
第一是Masjid Jamek(清真寺);第二是Colonial Heritage(殖民地遺產),這是在大教堂對岸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建筑;第三是新的Pedestrian Bridge(人行橋);第四是Leboh Pasar Besar(巴剎口路),可以在這塊看到幾個復古建筑;第五是Chinatown(唐人街)。如果下次大家有機會來到吉隆坡市,這就是它的市中心。我們的理念就是把整個城市打開,讓大家看到美麗的景觀。這是之前的樣子和現在的樣子(圖4)。我們用一年的時間跟土地局溝通,把一些建筑拆掉,所以我們有了一個很大的廣場供人們休閑。
圖4 過去與現狀對比
(1)Masjid Jamek(清真寺)
我們把之前坐落在這里的兩個建筑打開,從道路上就可以看到一個很大、很歷史悠久的城市景觀。所以除了前面這塊,我們也做了景觀。
圖5 清真寺景觀
(2)Colonial Heritage(殖民地遺產)
剛才提到了歷史很悠久的建筑物,之前在2012年我們剛開始設計的時候,這里有一條大馬路,道路兩側的景觀很美,但有一條大馬路和停車場把它隔開了,還有一個保安亭不讓人進去。所以通過很多的經驗,我們對其進行了改造。這里有一個水井,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建筑物。現在很多游客開始慢慢欣賞,并且接近建筑物去了解。我們在建筑里設計并建造了一些防洪墻,把整個建筑都圍起來了。這是之前有一個很大的有屋頂平臺的建筑物。
圖6 殖民地遺產區域景觀
(3)新的Pedestrian Bridge(人行橋)
有了這架橋,交通就很方便了;這是晚上的景色(圖7)。這個橋也為人們來到大教堂提供了方便的通道。
圖7 新人行橋
(4)Leboh Pasar Besar (巴剎口路)
如圖是這塊的改造前后效果圖。現在大家都可以在這塊停留娛樂。
圖8 Leboh Pasar Besar改造前后
(5)Chinatown(唐人街)
主要是商業店面,還有很不方便的停車位。我們把它變成了一個大廣場。剪紙是中國文化,我們要做結合當地特色的設計,設計師就把當地人在那條街的生活畫了出來。我們也做了一系列的雕塑和引導標識,還做了一個龍形的logo,下次如果有機會到那邊,你們可以拿些剪紙過去。
圖9 唐人街文化遺產路線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