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輻射效應下 廊坊準備好了嗎?
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兩個重大問題,一個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患上了比較嚴重的大城市病,除了首都功能,其他的功能都可以向外疏解,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另一個是河北要加快發展,因為北京和河北的差距很大,沒有河北的加快發展,京津冀就難以實現協同發展。
如何加快河北的發展?這是國家發改委和河北省這幾年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廊坊在京津之間,過去北京、天津兩大都市存在著“虹吸效應”,吸納了周邊河北各地包括廊坊大量的經濟要素,謂之“大樹底下不長草”。現在要變虹吸效應為輻射效應,尤其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要向外疏解,產業要向外轉移,那么功能疏解到哪里、產業轉移到哪里?廊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
因為廊坊離北京很近,北京工業、醫療、教育,還包括企業總部,都要向外疏解。教育機構、工業企業、各部委附屬機構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不疏解不行,最好不要疏解到更遠的地方,廊坊就是一個最好的選項。
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過程中,廊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構建京津、京唐秦、京保石三條發展軸。所謂發展軸就是要素要在這個軸帶上聚集,產業要在這個軸帶上集中,形成大大小小多個城市。廊坊市區在京津發展軸上;廊坊市下轄的三河、香河、大廠在京唐秦發展軸上。這兩個軸帶非常適合產業聚集和人口集中。廊坊一定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北京非首都功能要疏解,產業要轉移,廊坊準備好了沒有?機遇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有準備的地區。在“十三五”期間,廊坊要鉚足勁,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吸引力。廊坊缺產業、缺功能,正好和北京形成落差,但吸引力是關鍵,只有吸引力大了,才能吸引產業入駐。與此同時,廊坊還要增強承載力,如果沒有承載力,產業就會越你而過,到唐山、到秦皇島,甚至到石家莊、到邯鄲。
不僅廊坊市區、各個縣城,廊坊每一個鎮實際上都有很大的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在北京的周邊構建微中心。廊坊的各個縣下面有很多建制鎮,這些建制鎮都可以成為微中心。這些微中心可以吸引北京的教育機構、醫療機構以及社會團體在此落地。我們發現,西方很多大學、科研機構、企業都在一個小鎮里,由于這些機構的入駐,使其成為一個現代化特色小鎮、生態宜居小鎮、經濟發達小鎮。在構建微中心方面,廊坊將大有可為。
需要指出的是,廊坊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劃,要讓所有小鎮和大都市形成互動關系。微中心必須有微循環,要打破至今仍存在的北京的交通體系自顧自發展的現狀,形成北京和廊坊一體化發展的比較完善的交通體系。將來整個京津冀要形成一個網絡化的交通體系,非常適合小城鎮的發展。廊坊乃至河北其他地區的小城鎮就能借助網絡化交通發展起來。
(作者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城市新規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北京新總規中的河北機遇【詳細】
京津冀綠色發展看河北之閃電河濕地公園
越往河北省的西北端前行,越像是走進了綠野仙蹤的秘境,天空高遠、白云恣意、濕地綿延,被譽為“塞外明珠·純凈之源”的張家口市沽源縣就是這樣一處所在,這里14.61%的面積是由濕地組成,為有效保護濕地生態資源【詳細】
發改委談京津冀協同發展:要解決“大城市病”
3月6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召開的記者會上,有媒體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涉及的兩個問題進行提問,一是被疏散到外地的商戶,這些人希望得到合理的經濟賠償。【詳細】
通武廊三地合作簽約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日前,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在通州區會議中心舉行《推進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簽約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