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熱電氣炭肥”多聯產技術受關注
6月26日,在2018世界竹藤大會上,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周建斌向國內外嘉賓系統介紹了竹子“熱、電、氣、炭、肥”多聯產技術,其先進的技術理念和生產工藝受到國內外參會者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周建斌團隊在國內外首創的“生物質氣化多聯產技術”主要以木片、果殼、秸稈等為原料,通過氣化多聯產技術同時得到3種產品:生物質可燃氣、生物質炭和生物質提取液。該技術同樣適用于竹材及竹產品加工剩余物,使竹產品也能被吃干榨盡、物盡其用。其主要技術原理是,用生物質氣化產生的熱燃氣供鍋爐燃燒,替代傳統直燃鍋爐或燃煤鍋爐。每噸生物質原料產生3噸蒸汽,同時得到生物質炭(20%得率)用來制作機制炭棒(目前市場價每噸3500元),實現工業企業供熱的零成本。該技術可用于活性炭生產行業,以及工業用炭、機制燒烤炭、炭基肥料行業等多種行業。
我國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產品產量及國際貿易量均居世界首位。“生物質氣化多聯產技術”針對竹木加工企業大量的加工剩余物,以及企業對鍋爐蒸汽干燥或熱處理的需求,通過對竹木加工剩余物進行熱解氣化供熱聯產炭,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其生產工藝和加工設備世界領先,竹炭等產品很受國內外市場青睞。竹炭燃燒時無煙無味無毒,目前主要用于野炊燒烤和茶葉烘焙,是一種新型環保燃料。在國家對生態環境尤其是闊葉樹資源嚴加保護的今天,以機制竹炭取代木炭已成為新的市場潮流。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