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公園城市與風景園林論壇在成都舉辦
“作為天府之國,成都建設公園城市,有著非常良好的生態基礎,我特別贊賞!” 昨日(27日),全國首個“公園城市與風景園林論壇”在成都正式拉開帷幕。行業專家齊聚成都,圍繞“山水林田湖與公園城市形態”“關于公園城市的認識、內涵、特征與指標體系”“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與全域公園體系構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等議題建言獻策,助力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本次論壇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承辦。國內13名行業著名專家作專題報告,共計150余名代表參加論壇。
全國首次
從風景園林角度研究認識公園城市
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作出了安排部署。
為深入研究公園城市理念、探索構建和豐富公園城市理論體系,我市立即開展相關理論研究。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風景園林是城市綠色的支點,是公園城市建設中一個重要的子系統,是最直觀、民生性的系統工作。因此,本次論壇意在開門聽建議、高端引智慧,邀請國內行業著名專家,圍繞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目標,深入探討公園城市建設和風景園林的關系,為成都創造更好宜居環境。
記者了解到,在公園城市生態建設和風景園林方面,目前我市重點在實施“成都增綠十條”、打造天府綠道體系、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實施增花添彩和強化立法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推進。
專家觀點
要以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為目標
“作為天府之國,成都建設公園城市,有著非常良好的生態基礎,我特別贊賞!” 首個演講嘉賓——國務院參事劉秀晨在接受采訪時談道,在成都看過、了解過以后,覺得公園城市是最恰當、最佳的命名,是園林城市的升級版。
“成都先后獲批‘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現在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將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特別的借鑒意義。”劉秀晨認為,公園城市的建設要樹立全域理念,不能囿于某一點上的建設,應從傳統的模式走向開放的模式,構建全域生態空間與人和諧共生的關系。
南京林業大學校長王浩認為,建設公園城市,首先要樹立大統籌的理念,要統籌好城市和鄉村、城市用地和城市綠地的關系。其次,要有大格局,要把自然資源引向城市,讓老百姓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充分享受公園城市帶來的福音。“再者,要有大特色,不能脫離城市的人文資源和民間傳統,去創造一個新的城市。要保留城市特有的文化記憶,讓老百姓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李浩談道,建設公園城市就是要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要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為目標。“建設公園城市離開了誰都不行,這是大家的事情。”
成都有哪些綠色資源,支撐“公園城市”的未來美景?論壇上,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院長陳明坤對成都資源本底進行了簡要介紹,近年來,成都實施“花重錦官”增花添彩,加快構建完善綠地系統,全市林業園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森林覆蓋率達39.1%,建成區綠地率達36.83%、綠化覆蓋41.6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66平方米。目前,成都有城市公園、小游園、微綠地近千個,有森林公園24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市級森林公園17個)。有濕地公園3個,8公頃以上的濕地資源總面積43萬畝。截至目前,望江樓公園、百花潭公園、郫都區創智公園、人民公園、文化公園已成功創建四川省重點公園。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